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

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

ID:44573790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_第1页
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_第2页
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_第3页
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胰岛素泵治疗的综合护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00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所需胰岛素剂量减少[l,2],减少了胰岛索抵抗,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索的敏感性。且使用方便、安全、痛苦小,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有效地克服“黎明现象"[3]o资料和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98例,男42例,女56例;年龄14〜58岁,平均35岁;1型糖尿病26例,2型糖尿病54例,妊娠糖尿病

2、18例;病史为初发〜15年。适应证: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2型糖尿病严重高血糖、药物控制差、糖化血红蛋白(HbAlc)>7.0%者;③初发的2型糖尿病,需耍保存现有的胰岛功能;④“脆性”糖尿病,血糖波动大,高血糖与低血糖交替出现者;⑤反复出现低血糖者;⑥合并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⑦有黎明现彖者;⑧糖尿病患者孕前准备及妊娠;⑨外科手术前及术后控制血糖;⑩为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等。设备:本组均采用MiniMed712E胰岛素泵,配套贮药器、胰岛素泵管、电池。护理心理护理:①由胰岛索泵专职护士

3、向患者详细介绍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过程;②讲明泵安装后的注意事项和机器发生报警的原因种类及应急处理;③介绍以前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病例效果;④胰岛索的生理分泌及作用;⑤将用泵治疗的患者进行集中讲课、宣教,让他们谈治疗的感受;⑥测血糖时根据患者手指皮肤情况调节采血针的深度,避开指尖、指腹神经敏感部位,必要时采取多部位采血等。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接受胰岛索泵治疗。置泵的准备:选用短效人胰岛素或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提前2~3小吋从冷藏箱中取出放于室温环境下,以免胰岛素遇热后溢出,泵容器中产生气泡。计算每日胰岛素总

4、量、基础释放量、三餐前大剂量。未用过胰岛素的患者,每日胰岛素总量二0.44(U/kg)X体重(kg),用过胰岛素的患者,每日胰岛素总量二原用胰岛素量X(75%〜85%)。基础释放量为每日胰岛素总量的1/2,餐前大剂量为每日胰岛素总量的1/6,何可根据用餐情况调整。遵医嘱设定胰岛素泵各项参数,如R期、时间、基础率(每小吋输注的胰岛素量);胰岛素剂型为100U/ml,抽取3ml(内含胰岛素300U),用专用注射器抽吸胰岛素后置入泵内,接上管路排气,确保管路接头处无漏液。置泵方法:置泵前清洁皮肤,以防置管部位发生皮肤感

5、染。患者取平卧或坐位,输注部位首选腹部(避开脐周4〜5cm以内的区域),选择脐部两侧不妨碍活动Z处为穿刺点,此处隐蔽,皮下脂肪较厚不易脱落,胰岛素吸收快而稳定,可平稳控制血糖。避开硬结、瘢痕、皮肤病、腰带摩擦部位。孕妇选择臀上部或三角肌处皮肤作为最佳部位。穿刺方向顺皮肤皱褶方向。由于注射部位和方法对胰岛素的吸收效果不同,发挥作用也不一样,同一部位长期注射可致局部组织缺血、皮下脂肪变性萎缩。因此,主张多部位轮换注射。硬针穿刺点每3GD换一个。输注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以透明敷贴固定针头,近针头的泵管

6、以型固定。检查泵运转正常后,将泵卡在患者的皮带上或放在上衣兜内。按要求及吋更换输注部位和管路,以免感染和硬结出现。腹部穿刺点可按或形左右交替选择。置泵后护理:①血糖观察:置泵后前3~7天每R监测血糖8次(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吋、晚10:00及凌晨3:00),为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7mmol/L,餐后2小吋血糖控制在7〜10mmol/L,睡前血糖控制在6~9mmol/L,视为治疗达标。血糖稳定后测三餐前和三餐后血糖。置泵期间警惕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置泵后3~7天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

7、发生低血糖。护士密切观察,及时指导患者适量加餐,做好患者教育,告知患者低血糖的症状,嘱其避免单独外出,随身携带饼干糖果,并让患者学握口救方法,确保患者安全。本组病例中仅14例于置泵后3天内出现心慌、乏力、饥饿等低血糖反应,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快纠正。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基础率,尤其孕妇在怀孕期间胰岛素用量平稳上升,产后需要量急剧减少,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做好血糖的观察,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确保疗效。②输注部位皮肤护理:密切观察输注部位有无红肿、渗液、出血、针头脱出等,一般情况下3〜5天换1次输注部位和输注导

8、管,在同一部位埋置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的危险,还会降低胰岛素的吸收和敏感性,影响治疗效果。新穿刺点与上一次穿刺点应相隔2〜3cm以上,如有局部不适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本组病例中均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有2例在治疗2~3天后出现胰岛素过敏反应,局部皮肤散在尊麻疹,更换其他品名胰岛素,过敏反应得到改善。5例对粘贴敷料过敏,粘贴部位皮肤发红及痒感,2例有小水疱破溃,2~3天更换1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