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公诉遗憾的成因与对策

【精品】公诉遗憾的成因与对策

ID:44589446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3

【精品】公诉遗憾的成因与对策_第1页
【精品】公诉遗憾的成因与对策_第2页
【精品】公诉遗憾的成因与对策_第3页
【精品】公诉遗憾的成因与对策_第4页
【精品】公诉遗憾的成因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公诉遗憾的成因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诉遗憾的成因与对策一、公诉遗憾的成因公诉遗憾的形成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杲,笔者将从指控意识、案情把握、技巧训练、临庭经验、知识储备等儿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指控意识不强。造成公诉人指控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观念陈旧。将刑事司法功能片面理解为打击犯罪,庭审被虚置;二是体制因索。司法行政化使得审判分离成为町能,庭审退居次要地位;三是制度制约。我国长期实行案卷移送制度,庭审功能弱化,法官裁判更多依赖庭后阅卷;四是理论滞后。我们对法庭审判的原理、制度及操作的研究先天不足,公诉实践缺乏深层次理论支持;五是文化局限。中国诉讼文化素有非对抗性的传统基因,国人祟尚“以和为贵”,害怕报复,不敢太校劲;六

2、是资源限制。以我国H前的司法资源状况来论,委托律师尚属“箸侈消费”,对于律师缺位的案件,公诉人无以为辩。上述因素都会造成公诉人思想怠惰,主控动机不强,直接影响公诉能力的发挥。(二)案悄把握不透。任何庭审必定围绕案情展开,熟透案情既是刑事司法的基础,更是评价公诉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庭上,如果被告人翻供和狡辩、辩护人发问超出公诉人心理预期、或控方证据被指存在某问题时,公诉人理应从容应对、妥善处理。如果公诉人出现临急翻书、翻案卷的窘迫,则表明他对案情把握不熟、不细、不深、不透。其实,把握案件仅仅停留在读故事、知案情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案情背后一些和关的法律规定、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此罪彼罪Z争、证据

3、间的瑕疵或矛盾、现有证据体系的证明底线、关乎运罪量刑的关键细节以及可能出现的庭审变数等,都必须在反复阅读案件中去追问、去挖掘,同时思考应对之策。(三)技巧训练不够。1=1前,公诉人上岗前鲜有受过系统技能培训,普遍“以老代新、师徒相传、边干边学”,这种模式极具随机性、局限性,不利于公诉新人成长。一些公诉人甚至还没有掌握宣读起诉书的要领,讯问该如何切入、如何应变,举证该怎样布局,公诉意见该如何展开,对辩护意见该如何归纳,答辩该如何抓大放小等基本技能就急于求成。庭上出现紧张生硬、机械发问、不善应变、无序举证、公诉意见刻板空洞、答辩含糊其词、难以击中要害也就不足为怪了。技巧的养成得遇良师指点固然重要,

4、但更取决于个人钻研力度与悟性,只有时时注重锤炼技巧,才能有所提高。(四)临庭经验缺乏。公诉人大多学院派出身,是典型的“三门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人生经历相对单纯,书生气较浓。一旦遇上老奸冃猾的被告人、经验丰富的辩护人,就会显得底气不足、力不从心,难以做到沉着冷静、游刃有余。要么照本宣科,不变应万辩;要么冋避矛盾,不敢交锋;要么主次不分,疲于冋应;要么浅尝辄止,草草收兵;要么语调平淡,缺乏气势……如果再遇上几个刁钻的问题,更是方寸大乱,不知所措。这些都是缺乏临庭经验的表现。经验的养成全赖见多识广,不断积累,别无它途。而眼下公诉队伍年轻人多、新手多、人员流动快,整体公诉经验面临低水平重复积

5、累的无奈。(五)知识储备不足。知识储备不足往往是造成庭审中“卡壳”、“没电”、答非所问、吞吞吐吐、缺乏口信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些公诉人因为说了错话、外行话而遭到辩护人当庭指责与羞辱,这些惨痛教训无疑应当吸取。法条有形,案情无限。公诉人不仅要做法学“专家”,而且还应当是知识面宽广的“朵家”。我们固然应该保持一种平和、不被吐俗所扰的心境致力法学研究,但同时又必须能洞悉人情世故,敏锐捕捉社会的纤毫变迁,只有这样才能养成明智和有经验的品质,成竹在胸,处变不惊,用智慧和胆略通过个案诠释社会正义。二、公诉提咼之进路公诉人在庭上得心应手、挥洒口如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方法得当并勤加磨练,每个人都可以演绎出属

6、于自己的精彩。优秀公诉人的成长轨迹因人而界,但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共同性。笔者将从责任意识、思维方法、学习习惯、反思总结、应当注意的问题等儿个方而进行论述。(一)强化主控的责任意识。责任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明确职责是优质高效司法的前提和保障,强化公诉人责任意识之必要性和重要性源于以卜•几个方面:一是司法文明进程的现实需求。随着庭审方式的重人改革,强化庭审功能,强调公诉人主控职能H益被提到重要地位,司法现实要求公诉人担当起主控角色;二是实现公平止义的必然选择。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是现代司法的两大核心价值,也是公诉人的天职。法庭是公诉人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平台;三是树立执法形象的迫切需耍

7、。“阳光公诉”是提升执法形象的重要举抬•,[3]它要求公诉人不仅要用良知和理性,还要以百姓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事实胜丁•雄辩,事实也需要雄辩;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定纷止争、构建和谐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努力;五是刑罚功能软肋的慎重考虑。德国学者耶林指出:“刑罚是一把双刃剑,用Z不当,则国家和个人两受具害。”刑罚的暴力特征要求司法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修养、极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