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ID:4459030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观察_第1页
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观察_第2页
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观察_第3页
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近年来于我院治疗的62例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1例,常规组在治疗中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达83.9%,总体生活质量评价为(78.6±16.7)分,明显优于常规组61.3%和(54.2±15.4)分,无具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增强患者信心,改善疾病晚期

2、的消极心理状态,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关键词】艾滋病晩期;发热;护理效果在艾滋病患者晚期,由于身体免疫下降导致口腔和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常常引起发热症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现象,体温持续数天达到39°C以上[1]。由于患者在发病晚期常伴随消极情绪,临床常规护理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取得不错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2例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临床表现持续高热和呼吸困难,并合并口腔、肺部和消化系统

3、等感染,已排除脑炎和有意识障碍影响交流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1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45.8±11.6)岁;其中高中及以上学历6例,高屮以卜'学历2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6・3±12・2)岁;其中高中及以上学历5例,高中以下学历26例。观察组和常规组Z间基本资料、性别比及学历等方面综合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对症给予药物控制,并配合常规护理工作,包括对患

4、者口腔、皮诊和腹泄等症状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加强临床护理、做好心理支持护理和家属支持护理。1.3疗效观察护理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统计,并采取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护理效果:患者发热情况得到冇效控制,并以正常心态面对生活,评定为显效;患者发热情况改善,心理状态有所改善,评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趋于严重,丧失生活信心,评定为无效。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

5、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见表lo观察组患者有效率达83.9%,总体生活质量评价为(78.6±16.7)分,明显优于常规组61.3%和(54・2±15・4)分,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3讨论木文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对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相对于常规护理,患者临床效果和牛•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护理过程中具体方法为:①加强临床护理。对于患者发热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防止出现呼吸异常、抽搐和神志不清等现象;配合药物治疗,以物理方式进行降温,如果患者体

6、温超过39°C,则可采取温水洗脸、湿毛山冷敷头部,或采取4%酒精进行擦拭降温;注意补充患者营养和水分,做好患者皮肤护理。②做好心理支持护理。患者从确诊到病情逐渐发展,负面情绪将随之加重,严重影响到治疗及康复效果[2]。保持与患者沟通,获知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全面掌握患者生活及家庭环境,并同其家属进行了解,以预测其可能出现和心理异常情况,制订出符合具体情况的心理支持方案。③家属支持护理。患者发病后不仅受到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还可能产生内疚感,害怕与亲人交流和接触[3],冇必要对患者和家属作好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工作,让家属能够为

7、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树立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本文研究证实,对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增强患者信心,改善疾病晚期的消极心理状态,达到提高牛•活质量的目的。参考文献[1]朱海燕•姑息护理在艾滋病晚期的应用及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2010,(12):41-43.[2]陈爱民,马淑焕,潘咏梅•护理干预对晚期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223-224.[3]秦红英,郭瑞萍,陈爱民等•护理干预在晚期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

8、代护理杂志,2012,18(7):791-7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