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21例临床观察

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21例临床观察

ID:44593908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21例临床观察_第1页
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21例临床观察_第2页
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21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21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ri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使用莫西沙星治疗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全部治愈,英中13例同时行脓肿切开引流,3例咽旁间隙小脓肿针吸引流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结论: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重症感染和耐药病例,选用莫西沙星是合理用药范畴。【关键词】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抗生素;莫西沙星【中图分类号】R45

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08-02有文献报道治疗颈深部脓肿是选择广谱抗生素必要的,同时主张经验性选择抗生素能覆盖肺炎克雷伯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米勒链球菌组和厌氧菌牙源性感染患者。而不提倡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选择覆盖性常规抗生素[1]。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有资料显示四川地区MRSA耐药率大于70.0%;四川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约率小于20.0%[2]。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川,耐药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合理使川抗菌索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更为重要。观察我院2005年1月

3、至2012年5月耳鼻咽喉科使用莫西沙星治疗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4例,男:女比为4.25:k年龄27岁〜68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2d〜17d不等,平均7d。21例患者主耍表现为发热伴吞咽疼痛,其屮有吸气性呼吸困难2例,1例椎前脓肿有肩部疼痛伴麻木感。全部患者无颈部皮肤溃烂及大出血,伴冇糖尿病患者10例,全部患者白细胞均升高,全部患者经B超检查和CT检查明确诊断。该组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共有1

4、6例患者局部或周围形成脓肿,•其來源及间隙感染情况分别为:下咽食道入口周围脓肿伴积气1例,下咽食道周围脓肿伴糖尿病蔓延至上纵膈感染1例(均有异物史及异物存留)。咽旁间隙感染11例(咽旁间隙感染形成脓肿8例。5例患者有异物史,只2例患者有异物存留。),咽后壁脓肿4例,椎前脓肿1例(医源性),颌下间隙伴口底间隙感染3例(形成脓肿1例)。16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脓肿形成者冇3例行穿刺治疗,13例行切开引流治疗。16例患者脓液全部送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14例,具屮B溶血性链球菌5例,口腔链球菌3例,金黄色溶血

5、性葡萄球菌3例,草绿色链球菌2例,不动杆菌1例。1例患者转入我科前在当地医院住院,高热时抽血细菌培养结果为:链球菌,对青霉索、头砲嗓吩、阿米卡星、氯霉素及SMZc。等耐药,转入我院后切开脓肿送细菌培养结杲为阴性。1.2治疗方法:9例患者有外院使用抗菌素史,分别为青每素、希克劳、头砲克月弓、环丙沙星、灭滴灵、克林霉索、地红霉索等等,具体用药剂量和方法不详。外院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加重后转入我院。入院后21例患者全部给予莫西沙星400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5d-9d不等,其中13例同时行脓肿切开引流,3例咽旁间

6、隙小脓肿穿刺抽吸少许脓液后,小脓肿吸收消退。2例伴有吸气性呼吸闲难患者给予每FI地塞米松10mg-20mg静脉点滴,3d-5d不等,其中1例行气管切开术。抗感染和引流治疗的同时给予全身支持治疗,给予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和鼻饲高热量营养。牙源性患者在控制感染后2例行拔牙治疗。4例咽及食道异物患者分别行间接喉镜和食道镜检查取出界物,伴有糖尿病患者给予胰M素治疗控制血糖至正常。2结果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经过莫酋沙星治疗,具屮13例同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后,3例咽旁间隙小脓肿局部穿刺抽吸少许脓液后吸收

7、消退,全部治愈出院。所冇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无腹痛、头痛等全身症状,没出现味觉倒错等特殊感官症状,无神经系统症状,无合并低钾血症的患者QT间期延长心血管系统症状,没有出现皮疹患者。1例患者出现恶心,能耐受治疗,治愈停药后恶心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3讨论颈深部感染主要來源于牙源性、扁桃体、唾液腺、小耳乳突感染[3]或上消化道异物及创伤、颈淋巴结炎、颈部痿管及囊肿感染等,糖尿病及长期使用激素患者也是常见诱因[4,5]。临床上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病原学分离岀的需氧菌多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厌氧菌为H东状链球

8、菌、梭形杆菌及类杆菌,在年老体弱、糖尿病及免疫缺陷患者屮也能见到革兰阴性杆菌。咽源性感染多为溶血型链球菌,牙源性感染多为非溶血型链球菌及厌氧菌[5,6]。颈深部的脓肿通常是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感染,细菌耐药中特别是多重耐药(multudrugresistant,MDR)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这类耐药性极强的菌株的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