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训练层次化策略

解题训练层次化策略

ID:44593933

大小:153.5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3

解题训练层次化策略_第1页
解题训练层次化策略_第2页
解题训练层次化策略_第3页
解题训练层次化策略_第4页
解题训练层次化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题训练层次化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百度文库专用解题训练层次化策略导入语:习题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解题训练是我们提高学牛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提髙解题训练的效果,就需要我们对解题训练的操作策略进行研究。下而,我就这个问题谈谈白己的i些肤浅的认识。一、加强审题训练——让学生说题1、何谓“说题教学”所谓“说题教学”,是指让学牛在课堂上说出白己对题目的认识、理解;说题目中的—•些关键词;说题目的条件、结论、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公理、定理、原理等);说条件、结论Z间的转化;说与学过的哪一类问题相似;说可能用到的学科思想方法;说自己的想法和猜测;说解题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说为什么这样想

2、等等。2、实例分析实例:一-长为L、质量ni的均质木板,放置于粗糙的水平桌面上,露出桌面部分的长度为总长的1/3,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索为n认为动摩擦因索和静摩擦因索相同,则至少盂要多人的水平拉力F才能拉动木板?可以讣学住围绕这样儿个关键词进行说题:(1)“至少需要多大”如何理解?(2)露出桌面的“1/3”对压力有无影响?把这两个关键词弄清楚了,整个题冃的难点也就完全突破了3、“说题教学”的特点和优势(1)“说题教学”能展现学牛的思维过程并及时纠正学住的思维偏差。学住解题一般只能表达出解题过程和结果,不能完全暴露其思维过程,使教者无法对症下药,根

3、除后患,“说题教学”能弥补这一不足,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牛从根本上纠正问题。(2)“说题教学”能挖掘学生潜力,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说题教学”在相互交流中各抒己见,互献智慧,在磨练中探索、尝试、验证,进行思想方法的沟通,以达到集思广益和突破创新的目的,培养了学牛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创造性乃至批判性,开发了学生的脑力资源,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3)“说题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冇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屮以最佳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学习交流,这在一定

4、程度上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4、“说题教学”遵循的原则(1)计划性原则。“说题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进行,不能有随意性,无的放矢,更忌备课不充分时让学生课堂说题。(2)层次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训练的题1=1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层层递进。说题教学切忌急丁•求成,急则弄巧成拙,应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完善。既不忽视基础,也不回避难题。(3)全面参与性原则。教师组织教学不能只为追求气氛,只找好学牛说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全曲参与进来,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共同提高。(4)“教为主导,学为

5、主体”性原则。一切的原则都是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口己获取知识的本领,教师再也不能置学生的心理、思维状态于不顾,超前指路,将口己“理想的”解题方法奉送给学生。让学生口己交流、评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应寻求统-解法与个性思维的最住结合点。二、加强变式训练——让学生悟题1、加强变式训练的必要性我们解题的目的不是为了多做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但这些是需要学生來领悟的,而领悟必须要有一个经历的过程,学牛•的解题经历。学住在老师的帮助或引导下解决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及时的应用解决这个问题的思想方法,没有口己亲身体验一下,

6、学生下次再想到这个方法的可能性会很小,老师的这个讲解的意义就不大。有句比较流行的话是这样讲的:听过,忘记了;看过,记住了;做过,理解了。我想,我们加强变式训练,让学生来悟、来亲身体验,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2、变式训练的类型和作用(1)—•题多解,培养学生求界创新的发散性思维。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川,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屮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2)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应变性。把习题通过条件变换、因果变换等,使Z

7、变为更多的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3)多题归一,培养思维的收敛性。任何一个创造过程,都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秀结合。因此,收敛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诚然,加强对学生收敛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多题归一的训练,则是培养收敛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Z—。很多习题,虽然题型各异,研究对象不同,但问题实质相同,如能对这些“型异质同”或“型近质同”

8、的问题,归类分析,抓住共同本质特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就能弄通一题,旁通一批,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从而摆脱“题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