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ID:44616417

大小:258.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_第1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_第2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_第4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1.我国20世纪80年代,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读图,完成第2~4题。2.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A.aB.bC.cD.d3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规划建设了一个水景旅游度假区,该旅游度假区()A.沿湖滨分布B.沿河流分布C.沿主要公路分布D.沿铁路分布4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

2、()A.分布较分散,无规律可循B.沿湖分布C.沿铁路分布D.沿等高线分布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5~6题。5.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畜牧业B.种植园农业C.现代混合农业D.现代旱作谷物农业6.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

3、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7~9题。7.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9.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是上海和浙江的钢铁、化纤、木材加工、饮料、电子信息五种工业竞争力大小示意图(数值越大表示竞争力越强)。读图,完成第10~11

4、题。10.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代表的工业部门依次是()A.钢铁、饮料、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化纤B.饮料、钢铁、木材加工、化纤、电子信息C.电子信息、钢铁、饮料、木材加工、化纤D.木材加工、化纤、饮料、钢铁、电子信息11.图中的④工业部门,浙江省的竞争力明显比上海强的主要原因是浙江的()A.技术力量强B.原料丰富C.环保成本低D.市场广阔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6分)(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

5、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2)从图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_______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______的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_______和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

6、_______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37.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共30分)(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____,B_____,C_____。(2)A、B、C三地均为_______气候区,_____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3)本地区_____稠密,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亚洲

7、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6)除图中所示的地区,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也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4分)。38.简答题:(8分)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②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39.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16分)。材料一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

8、务,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材料二 为了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能够定居下来,发展得好,某地区政府坚持“同城同待遇、保障全覆盖”的基本理念,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劳动就业、子女上学、公共服务、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制定农民工人数比重较大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增加农民转移人口的总收入;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大培训投入,逐步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引导农业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