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车联网的发展

浅谈车联网的发展

ID:44622499

大小:5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车联网的发展_第1页
浅谈车联网的发展_第2页
浅谈车联网的发展_第3页
浅谈车联网的发展_第4页
浅谈车联网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车联网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车联网的发展摘要:本文在车联网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借助相关概念知识,指出车联网发展的意义,及其为汽车产业带来的升级机遇并通信行业携手通信行业快速发展,新技术应用的六个发面,最后指出其发展方向。关键词:车联网;交通;智能化;3G1发展背景从1990年美国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CokeMachine)开始,早期实践应用阶段的物联网就已经出现。直到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才由MIT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來,并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

2、网(InternetofThings)屮确立。它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对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口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2009年1月28日的一次“圆桌会议”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奥巴马总统对此概念予以积极回应和支持,并且将其经济刺激计划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及其相关项目的研发建设。促成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

3、的两大重点。欧盟已将物联网及其核心技术纳入到预算高达500亿欧元并已经开始实施的欧盟“第七个科技框架计划(2007年-2013年)”中。在我国,自2009年以来,物联网闪亮进入在中国信息化产业的舞台,并很快红遍全国。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屮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些新政策措施,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4、划纲要》中物联网产业规模达五千亿之多,足以可见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重视程度。2010年7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九届中国信息港论坛“车联网”产业链合作研讨会,研讨会发布了最新的“车联网”的技术及应用状况,总结了“车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解析“车联网”的热点及难点问题,深层推进了“车联网”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与合作,对促进汽车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具冇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012年7月31日由中国交通运输行业主办的第三届节能运输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交通运输部在大会上发布了《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2012-2020

5、年)》,为未來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2车联网概念车联网,即“汽车移动物联网技术”,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了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1]o这一技术概念的核心是交通信息网络控制平台通过装在每辆汽车上的传感终端,实现对所有车辆的有效监管并提供综合服务即TTS,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

6、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这是对现有交通模式的颠覆:车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庞大的城市智能车路系统有机体中的一员,将不会再有堵车和交通事故。它可以使每部汽车有序入网、行驶,在路网中被准确控制。挖掘路网最大潜力,实现不限行、不限购、不限使用,从而确保交通零拥堵。智能交通不是事后管理,而是提前介入与预警,实现人、车、路一体化发展。3发展车联网的意义推进车联网能有效缓解我国的交通压力,特别针对大城市的道路拥堵问题、汽车消费带来的能耗和环境问题、交通事故频发三大

7、问题,使我国的交通实现安全、畅通、高效。3.1提高道路效率在中国内地50个城市上班路上平均花费时间排名中,北京以52分钟居首,广州、上海则以48、47分钟紧随其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显示79.3%的人感觉上下班交通拥堵33.6%称非常堵。[2]相比较国际大都市,我国的拥堵经济成本和机动车年平均行驶里程达到最高。智能交通技术的使用可使交通堵塞减少约60%,使短途运输效率提高近70%,使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2〜3倍。车辆在智能交通体系内行驶,停车次数可以减少30%

8、,行车时间减少13%至45%,车辆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50%以上。综合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将每一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连接到网络中,进而实现对一定范I韦I内车辆的统一管理。3.2降低汽车能耗汽车的能源消耗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称,2012年,中国生产原油2.0748亿吨,同比增长1.9%;进口原油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