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

ID:44625291

大小:45.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_第1页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_第2页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_第3页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_第4页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2800字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福建龙岩武平二中冯开红【摘要】本文论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关键词】信心、激发、问题情境、言传身教日常生活屮,我们常常看见许多学生对最流行的歌曲听儿遍就会哼唱,对电脑游戏看一看就能很娴熟操作,根本用不着老师教。而对书本知识,无论老师讲的多详细、多生动、多认真、学生就是学不会、学不透,象凿石壁那样的艰莎。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跟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动力,一个学生,只要有兴趣学,就会把学习

2、当作一种怎趣,一种享受,自然而然就会主动的去学习,反之,他若厌恶学习,就会把学习当作一个包袱,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优化教育教学具有I•分重要的意义。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一、上好启蒙课,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一课要想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首先要使学生有求知欲望,根据高中生求知欲常常表现在与常规思维相反的现象,对事物越感兴趣,越想了解和掌握的特点,高一第一节数学课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一课。每次上这一节课,我

3、总要参阅大量的与时俱进的材料、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准备生动丰富的材料,向学生说明数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物理学的大量计算,化学方程式浓度配比要依赖于数学,甚至音乐的音响效果、艺术品的造型,医学中伽马刀对病灶的诊断、生物遗传工程等等都离不开数学。使学生惊叹数学的无所不在、神通广人,让学生憧憬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二、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生兴趣有些学生自信心不足,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自认为数学是天生的顽疾,是学不好的,如何唤起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就需要老师正确地引导他们,对每一个学

4、生,我不让他们与成绩好的学生比,只要他们与自己的以前比,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都表示赞赏,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使他们在学习屮慢慢地树立起自信心,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需要互相的配合,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靠学生自己吸取,教师强行的灌输是很难使学生学得好的,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起主导作用,老师对学生要相信他、热爱他,和他们打成一片。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尊重他们,使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是爱护的,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同时在教学过程

5、中设置一些学生可望又可及的问题,学生经思考、探求会得到解决的办法和答案,使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得到满足,从而让学生尝到学好数学知识的喜悦,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浓厚兴趣,得到满足的快慰,重新认识自我。在课堂提问时,还要因势利导,特别地对后进生要鼓励他们踊跃回答问题,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回答错了,要用鼓励的话语,切记不要挖苦、不要讽剌学生,课后辅导在学生问问题时,做到百问不厌,随问随答,这样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情感日趋加深,这样融洽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四、改变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单

6、调的一言堂,对学生们来说,一节课很漫长,学生不可能四十五分钟都集屮注意力,因此,课堂教学更多的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即使是老师讲,也要更多的用变换音量、音调和讲话的速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听觉、视觉来感受“课题”的内容,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课堂上我力求幽默、风趣、W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尽可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有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讲《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时,用几何画板软件叫学生据底数的不同操作电脑展示图形的变化规律

7、,使学生不但在实践中形象直观中掌握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激情的课堂,激发学习兴趣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兴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学生疑惑的问题,面对问题,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愿望,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就被有效的激发起来。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对学生说: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按30天算)内每天给你们3000元,但在这个月内,你们必须:第一天给我回扣1毛钱,第二天给我回扣2毛钱,第三天给我回扣4毛钱……即后一天回扣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你们愿不

8、愿意?此问题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么“诱人”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陷阱?只有算出“收支”对比,才能回答愿与不愿。“支”就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问题,如何求出这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通过这个例子不但使学生产生求知的热情及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引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起到自然引入的作用。也可在讲授新课之前,设置一个疑团,让学生产生悬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