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发展与文体演变

浅谈历史发展与文体演变

ID:44625657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历史发展与文体演变_第1页
浅谈历史发展与文体演变_第2页
浅谈历史发展与文体演变_第3页
浅谈历史发展与文体演变_第4页
浅谈历史发展与文体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发展与文体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发展与文体演变文学院01・6刘凡羽中国被称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人国,拥有浩如烟海的典籍资料,屮国又是“四大文明古国''屮唯一未间断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有一首朝代歌这样唱“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可以这样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它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更有它主流的文学体裁。中国古典文学向世人展示了异彩纷呈的面貌,众体皆备,成就赫赫。本文将以先秦两汉文体为例,浅谈一下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文体演变问题。先秦两汉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所发生、发展的文学体式为后代众多文学

2、样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储备和可供借鉴的创作方法。【四言诗】古代诗歌的体裁。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中国古代诗歌最早形成的诗体。发端于《周易》中的卦、爻辞,以《八伯之歌》、《康衢歌》最古,句式特点是:叠章叠句反复吟咏,用韵较自由。四言诗的成熟代表是《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白“,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乂叫“毛诗"。《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邺、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共160篇。“雅"

3、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春秋以后,四言诗体逐渐衰微,虽有人继续创作,但成就不大。比较而言,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短歌行》和陶渊明《停云》诸作,是优秀Z作,称得上四言正体。【骚体】古代文体名,楚辞体韵文的一种,源于战国时楚国,得名于屈原的作品

4、《离骚》。由于后人常以“骚”来概括《楚辞》,所以“骚体''亦可称为“楚辞体二由于汉代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大人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等作品与《离骚》体裁相类,所以后者亦被称之为“骚体赋这样,“骚体"乂包拾了与《离骚》形式相近的一些赋。骚体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抒情韵文,以《离骚》为代表,作品长于抒情且富于浪漫气息,一般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参差,多六、七言,多用”兮”字以助语气。另外,过去有人总结过「骚"调以虚字为句腰,腰上一字与句末一字平仄相异为谐调,平仄相同为拗调;《九歌》以“兮"字为句腰,句调谐拗亦同。骚体可以称诗,亦可以指赋。汉以后署名蔡琰

5、的骚体《悲愤诗》后半部分,韩愈的《复志赋》,柳宗元的《惩咎赋》、《闵生赋》等均可归入骚体类。【先秦寓言】指先秦时代诸子散文和史传著作中的寓言故事。它在原著中只是作为论据来使用,借助于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阐明一定道理。但因它自身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而独立流传,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它产生自民间,在战国时代盛行。《庄子》一书,寓言共有200多个,《韩非子》达300多个,其余著作中也不少见。它或者来自民间流传的故事,或是历史传说,或是作者创造的故事,大多瑰丽奇特,富有文学色彩。内容方面,先秦寓言屮一种是以寓言的具体

6、性和形象性,来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比较抽象以至深奥的哲理,如《孟子》的”擅苗助长”阐明他的养气说•一种是阐明道德修养的•此外,从寓言中还可看到社会的血貌,具有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艺术成就上,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虚构的情节,塑造出许多牛动的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先秦寓言想象的丰富,形象的生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以及一般结构简洁,语言洗练与口语化、个性化,不仅直接影响唐代、明代的寓言创作,而且口身起着上继神话,下启小说的作用。先秦寓言中简单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对话启发了后代小说的产生,其中不少寓言,可看作魏晋杂事、志怪小说的雏型。【先秦两汉散文】先秦时代的散文,指与韵文

7、相对而言的文体,包括所有论说文与记叙文。其中,殷商时代存留的甲骨卜辞,可算作中国散文的雏形。此外,商周时代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易经》中的卦、爻辞,都为中国散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屮国古代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是《尚书》。它以古史形式记言,大都是一些誓辞、政府的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以及一些记述文字,有殷商时代与西周时代的作品,也有春秋与战国时代的作品。商周到春秋时代是散文的开端期。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散文分别向着偏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偏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方面发展。从诸了散文方面看,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