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ID:44628788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_第1页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_第2页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_第3页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_第4页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摘要:木文从认识、管理、经济社会运行体系、制度、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岀尽量贴近现实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循环经济障碍对策日前,在国内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循环经济己在很大程度上被认同为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并且开始着手将其纳入实际操作层而。然而,循环经济发展而临诸多障碍,亟须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冇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惟此,才能促进其从先进的理念发展成现实的经济运行模式。1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1.1认识方面偏颇狭义地理解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清洁生产和

2、资源综合利用,是生产、经济管理和环保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认为屮国是发展屮国家,贫穷是主要问题,因而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盲1=1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与环境的协调;对自然资源稀缺程度了解不够,以为资源不会枯鍋,看不到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已经不起传统发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污染,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认识偏颇,影响了各方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2管理方面缺失(1)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循环经济覆盖而广,综合性、交义性强,现行管理体制中没有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2)缺乏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循环经济是庞人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的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规划的指导。在推

3、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结合“丁一五”规划的编制,搞好适合区域(部门)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难题。1.3经济社会运行方面体系不完整(1)经济运行系统中缺少物质循环链。现行经济运行体系是按产品流向构造的,即具冇前向、后向关联的产品Z间构成产业链和产品链,而缺少按物质流向构造的循环链,即上游产胡、企业、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原料等等。(1)人类社会组织分工中缺少“分解者”。人类社会目前不乏牛产者和消费者,而缺乏相当于口然界中“分解者”地位和作用的废弃物处理者,影响了“废物”在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内循环”和使“废物”友好进人环境的“外

4、循环”。1.4制度方面有待建立(1)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外部化。自然资源的使用价格没冇反映其生态成本,造成成本外部化;环境容量属公共财产,使用时具冇公开获取性,使用结果具冇排它性,由于监管不严,企业和公众使用它的收益大于其分担的成本,具冇显着的外部性。这使得循环型生产成本高于传统生产,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本障碍。(2)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初次资源价格和生产支付的环境成本过低;国际分工中存在对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国明显的价格不利因素;废IU产品和废弃物的收集、整理、运输成本高,再牛•技术滞后,使再利用原料成本高,以上各因素构成了推进循环经济的价格障碍。(3)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5、我国已有4部环境法、8部资源法、20多项资源管理行政法、260多项环境标准。但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较缺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耍。(4)相关政策支持不利。现行的循环经济相关政策主要是环境管理制度,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较少且效率不高,对循坏经济发展的激励作川不够。1.5技术支撑体系方而落后(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现行指标体系缺少反映经济社会活动屮的物质投入(消耗)、排放(废弃)、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方而的指标,不利于评价和跟踪监测其发展情况,以作为对区域(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扭转单纯迫求GDP的政策目标。(2)技术支撑体系落灰。现

6、行技术体系更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对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链接等技术开发和巫视不够,无法支撑循环经济发展。(3)缺少和关的信息平台。我国H前还没冇形成系统的循环经济信息网络平台,特别是缺少固体废弃物和循环型技术的供求信息,不利于构建循环型社会经济体系。2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1.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引导全社会参与(1)要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牛存方式的巨大变革。认清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把经济活动的中心从单纯以价值流循环为核心,转变为以价值流和物质流循环为双核心。它不仅包括能够创造价值、带来价值增值的社会再牛产各个环节,而且包括全部

7、有物质、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牛的社会基本单元。因此,人类必须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物质流动形式的转变,更是一场经济运行方式的革命和人类牛存方式的巨大变革。(2)要转变发展观、价值观、牛产观和消费观。摒弃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社会侶导并确立冇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值观,以是否冇利于世界系统良性运行作为价值尺度,检验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制度和政策以及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企业耍充分认识到资源和环境也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增强竞争力必须树立绿色生产、淸洁生产观,树立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观。主动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