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ID:28286985

大小:62.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上传者:U-99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潘艺虹(河南省中原石油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8)中图分类号:F213文献标识码:A摘要:发展循环经济,己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由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涉及到许多利益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及思想障碍等深层次矛盾,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木文旨在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探索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关键词:循环经济障碍与对策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木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乂快乂好地发展,就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牛产消耗、废物产牛、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涉及利益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及思想障碍等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合理的配套政策,才能使我国的循环经济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制度障碍、。由于我国现有的环境制度不能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激励,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制度障碍。在循环经济领域,企业的任何投入包括清洁牛产技术和废物处理技术开发,以及相应设备的研制应用,都极容易落入公共物品领域。因此,制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制度不仅能约束经济主体,而且能使环境担负起外部不良影响的行为,更能为“减量化、再利用和资 源化”原则的经济行为提供持久的激励。在某种程度上说,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高于技术“,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遇到一些明显的制度障碍,主要包括:我国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一些环境保护和防治的法律法规,然而专门就循环经济的立法还不健全。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很重视通过循环经济的立法,以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循环经济基本立法的缺失,不利于统一整个社会的思想和行动;在认识上,我国政府一再强调资源短缺,不足以支撑传统型经济的增长方式,但是,在制度上却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和惩罚机制,以引导人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事实上,可以通过法律引导,把环境保护的重心前移,由”怎样处理污染“转变为”怎样避免污染的产生“,把“谁污染谁治理啲末端治理制度转变为活染者预先付费啲源头控制制度,并从法律法规上加以约束;环境技术标准和生态标识认证制度贫乏,不利于科学衡量和检测企业产品或服务。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使用和冋收利用,到最终处置的一系列过程,看是否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环境技术标准起步较晚,在现行ISO、IEC等16000多项国际标准中,由中国主导起草的仅有15项,数量极少,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应用;环境经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对企业节约资源、绿色采购、控制污染、产品回收等过程的投入缺乏必要的政策性优惠和补贴。税收优惠、加速折I口、财政补贴等均是许多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采用的环境经济手段,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激励整个社会大力开发环境无害化技术,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如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为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禁止单人驾驶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采取减免过路费的办法鼓励高速公路车辆多载乘客,以减少车辆拥挤,节约资源。(二)价格障碍。首先,从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原理来分析,生态环境的流动性、外部性和非排他性,使其成为社会共有物品,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给自己创造最大的效益,而对于给他人及社会带来的成本,又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清晰可见的产权界限,没有统一的市场价格补偿标准,使受害者难以按照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要求污染制造者给予补偿。这种由市场失灵导致的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不计成本的长期贪焚使用,必将导致资源供给的枯竭,环境的恶 化。其次,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中,试图实现减量和循环的环节多数不是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利用过程i般都存在着可替代的生产过程。现行市场条件下资源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的原料常常性能上不占优势,价格上也不占优势,导致循环经济在现行市场中很难自觉发展。最后,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着原材料或者能源供应明显的价格不利因素。由于发达国家开发早,本国资源大都耗尽,或者开发成本比较高,通常利用经济、技术乃至人才上的优势,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快速脱贫,在没有能力构建完整的工业链时,往往靠出卖廉价的资源或能源来积累资金。(三)成本障碍。一方面,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环境容量资源具有显著不同消费愿望和市场价格。目前我国的环境容量尚没有作为严格监管的有限资源,企业和大众消费所支付的废气和排污费不仅远远低于污染带来的补偿费用,而口也明显低于污染治理费用,这就使得废弃物的排放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如果不能将这种外部成本内部化,循环型生产的效益就不能实现。循环型生产的成本也就不能收冋。另一方面,以大规模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生产企业使得多数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成本日以降低,而对各种废【口产品及废弃物的冋收成本日益提高,加上再利用和再生技术的成本滞后,规模效益较差,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四)技术障碍。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由于企业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导致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环境污染严重。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以”高投入、低产出、高排放、低冋收”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企业本身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环保产业市场化运作尚未形成,相应的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开发还不成熟,技术储备更为贫乏,与循环经济发展要具备的技术标准存在很大差距。另外,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环境监测、预警等信息化技术水平等也急需提高。(五)观念障碍。个别地方和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不认为发展环经济能取得实际的效果。在这种认识水平下,发展循环 经济的动力显然不足。如0前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没有将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认识上的不足使坚持经济利益导向的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这对更广泛地在企业内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很大制约。同吋个别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没有从全国范围、战略层次上考虑问题,导致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认识不高。如一些地方政府并不关心企业的节能降耗,认为企业只要能够为地方GDP做贡献和扩大就业就可以,节约能源是国家考虑的事情,与企业关系不大,不愿意投入资金和技术开展节能减排的研发工作。二、加快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和制度建设,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我国主要的循环经济立法是《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并没有具体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可操作性不强。国家出台的《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都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相关方面的要求,但都没有系统性。另一方面,在立法完善阶段,要积极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国家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要通过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来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循环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实施减免税政策,对节约资源、循环再利用的企业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利用价格杠杆调整节能型产品和高耗费型产品的比价关系,关闭高消耗、低效益的企业,支持引导环境无害产业、废品冋收产业、环保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二)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使之与其他政策相配套,协调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利益关系。过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于利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总量,很少在总量调控的同时对不同部门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产品进行精细的分类调控。对于循环经济发展,其政策应该充分细化,与财政金融政策相协调配套,防止政 府不同部门按照部门利益有选择地倾斜,只考虑局部利益,牺牲全局利益。要大力强化和发展规模经济,以实现规模效益。实践证明:没有规模经济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结束分散化的工业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减少环境污染。(三)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要实现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目标,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许多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和设备水平非常高,已经建立了环境友善型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主要包括:1.污染治理技术。即主要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其特点是不改变生产系统和工艺路线,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通过净化废弃物来实现污染控制;2.废物利用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3.清洁生产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污染零排放和产品的绿色化,它在环境友善技术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4.资源替代技术。通过这些技术使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初始投入量。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突破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使技术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对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构建良好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国际间的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加强宣传教育,构建新的循环型社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循环经济涉及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与全社会所有人的利益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发动社会大众,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提高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到各级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冋收利用废弃 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参考文献:⑴楚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⑵王先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第1期;⑶冯更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9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