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临床治疗、病因分析与鉴别17例

晕厥临床治疗、病因分析与鉴别17例

ID:44632720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晕厥临床治疗、病因分析与鉴别17例_第1页
晕厥临床治疗、病因分析与鉴别17例_第2页
晕厥临床治疗、病因分析与鉴别17例_第3页
晕厥临床治疗、病因分析与鉴别17例_第4页
晕厥临床治疗、病因分析与鉴别17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晕厥临床治疗、病因分析与鉴别17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晕厥临床治疗、病因分析与鉴别17例摘要目的:探讨晕厥发生后的治疗,晕厥发生病因、类型、发病机制以及晕厥与療症、昏迷、癫痫、眩晕等疾病的区别。方法:对17例晕厥病例从临床发病的特点、持续时间、发病的诱因及方式、同时存在的原发病等方面分析,并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收治17例,转院1例,其余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晕厥是由于广泛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综合征。发生的原因较多,冇一定的致残致死率,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地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晕厥的关键。关键词晕厥治疗病因分析鉴别资料与方法2004-2012年收治晕厥患

2、者17例,均以晕厥为首发症状入院,其屮男7例,女10例,年龄14〜76岁,平均58.5岁。17例均为突然发作晕厥,晕厥时间30秒〜10分钟。存在情绪波动、精神刺激、饮酒等诱因致晕厥5例(29.4%);晕厥同时存在高血压、脑梗、偏头痛3例(17.6%);晕厥同时存在冠心病、III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23.5%);使用胰岛素后低血糖晕厥1例(5.8%);体位性改变晕厥1例(5.8%);药物性晕厥1例(5.8%);病因不明晕厥2例(11.8%)o治疗方法:晕厥发作时,既要控制发作,又要尽快确定有无威胁生命的原发疾病和晕

3、厥跌倒引起的外伤。使患者立即低头平卧位,如伴有呕吐,将患者身体翻向一侧以免误吸,解开衣领和裤带,注意保暖和保持周I韦I环境安静,如意识恢复缓慢,血压过低,心动缓慢者可行针刺人中、内关诸穴,注射阿托品0.5mg,必要时吸氧等处理,经以上处理,患者一般能够恢复意识,如仍无效,应注意排除其他各类器质性晕厥的疾病,尽快查明病因,本单位检查条件不足,应转上级医院。如病因已明确,应尽早进行病因治疗,这是根治晕厥的最有效措施。结果本组17例患者经住院治疗2~15天,1例因病情重转院,英余治愈或好转出院。讨论晕厥是山于广泛性脑缺

4、血、缺氧引起的突然发生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综合征。其特点为突然发作(少数有前驱症状),意识丧失时间短,数秒至数分钟,罕有超过30分钟的,常因肌张力减弱或消失不能保持原有姿态而昏倒,多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在短时间内迅速苏醒和少有后遗症或仅有短暂而轻微的头晕、乏力、肢软等症状。晕厥发生的最基本原因是暂时性脑供血量不足,成人脑重约1500g,占体重的2%〜2.5%,而脑部血流量却占全身血流量的15%,脑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儿童高达40%,脑组织在缺氧状态下极易发生功能障碍,其氧供又取决于脑血流量,在脑血流突然

5、屮断5~10秒或收缩压突然降至60n)mHg以下时,即可发生晕厥,于缺氧时更易发生,故多数晕厥的共同发病机制是脑供血和(或)供养不足,少数晕厥是山于脑细胞得不到足够能量(如低血糖晕厥)或脑细胞发生病变和功能异常(如慢性铅中毒性脑病)等引起,所以保证正常的脑血流量是必耍的。关于晕厥的病理生理,据研究认为脑缺血时,首先影响对缺氧状态高度敏感的大脑皮质与基底核,其次是下视丘与中脑,而延髓脑桥网状结构对缺氧有较大的耐受性,据此,晕厥发作的第一阶段在脑电图屮出现慢波,说明脑的视丘-皮质水平有缺氧性损害,临床上可表现为意识丧

6、失,肌张力减低,发生跌倒。当脑缺氧状态继续存在而危及脑桥、延髓生命中枢时,制止脑缺氧的安全反馈机制发生作用,促使心脏抑制反射和血管降压反射发挥作用,产生恢复止常的心律和维持冇效循环的血管张力,使晕厥终止。晕厥是临床常见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晕厥事件发生率18.1-39.7例/(1000人/年),但至急诊室就诊者仅0.7例/(1000人/年)。文献报道[1],心源性晕厥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原因的晕厥,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晕厥有一定的发病率,甚至止常人也可能出现。国外报道,垦厥可见于3%的男性和3.5%的女性,

7、占急诊科患者的3%和住院患者的6%,发作多呈间断性,存在多种潜在病因。其病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⑴心源性晕厥:由于心脏疾病致心排出量突然减少或心梗等,导致脑组织缺氧而发生。如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流出(入)道梗阻性疾病、心律失常、长Q-T、预激、病窦、心脏泵功能衰竭、急性心包填塞等。⑵脑源性晕厥: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如:脑动脉硬化引起血管的狭窄、高血压引起脑动脉痉挛、偏头痛及颈椎病时基底动脉舒缩功能障碍等。⑶血管性晕厥:①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血

8、管抑制性晕厥、迷走反射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颈动脉窦综合征、咳嗽、排尿性晕厥等。②血管病性晕厥: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TIA、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⑷血源性晕厥:血液成分的改变常可导致晕厥如低血糖性晕厥、重度贫血性晕厥、血气异常性晕厥(过度换气综合征)等。⑸药物性晕厥:心血管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抗精神失常药如屮枢神经抑制药、抗抑郁药、吩I®嗪类等,其他如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