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ID:44634447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_第1页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_第2页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_第3页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_第4页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瘗疮的中医药治疗座疮是一种常见的青春期皮肤病,中医称瘁疮为“粉刺”O本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发病部位以面部及上胸背部,尤其以面部为多,病情易反复,多数患者迁延不愈。严重地影响容貌,进而对患者的自信心造成损害。中医药治疗座疮比西医更具优势。古代医家对痙疮的描述颇多,《内经》、《诸病源候论》、《外科正宗》、《医宗金鉴》等均有关于座疮的探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见湿,乃生座疮”,这是对痙疮病机的阐述,表明对座疮的认识由來已久。中医认为座疮的病因病机是湿热、肺经风热、肾阴不足、痰瘀蕴结,或天癸相火过旺等原因引起的。

2、经过临床实践,发现中医纱治疗瘁疮效果明显,且费用低、副作用小。因此屮医比西医治疗座疮更具优势。1古代对座疮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临床常见分型有肺经风热型、脾胃湿热型、痰瘀互结型、冲任不调型。1.1肺经风热型根据辨证论治原则,肺经风热型瘗疮选用《医宗金鉴》中枇杷清肺饮,方中枇把叶苦平,桑白皮甘寒,两药俱入肺经,可清肃肺热;黄苓、黄连、金银花、野菊花有清热、解毒、燥湿之效;当归、苦参、梔子、赤芍、白茅根、生槐米能清热凉血。1・2脾胃湿热型脾胃湿热型选择《伤寒论》中茵陈蒿汤,方中茵陈蒿味苦性平,清热利湿;梔子、黄苓、大黄清热燥湿,通腑泻热;大青叶、

3、白鲜皮、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廿草可调和诸药。1・3痰瘀互结型痰瘀互结型可选用《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方屮破血Z品桃仁、红花主活血化瘀;熟地黄、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芍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川茸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1.4冲任不调型冲任不调型可选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条达;当归补血活血,散寒止痛;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白术、甘草、茯苓健脾益气,化生营血;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倾生姜温胃和中,且能辛香达郁。2现代对座疮病因病机的认识2・1风热外袭本症多为痊疮的初发原因,但也可为复

4、发的诱因。风热均为阳邪,其性善动炎上,故风热多侵犯人体上部。邪热灼伤血络,阻塞毛孔,局部皮肤郁闭蕴塞而成座疮。2・2肺胃湿热面部皮肤主要由肺经和胃经所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Z合皮也,其荣毛也。”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肾属水,若素体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滋于肺,则导致肺阴不足。与此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等滋腻之品可使湿邪滞留于大肠屮,久则郁而生热,大肠之积热上蒸于肺胃,最终导致肺胃血热,脸生粉刺、丘疹、脓疱。2・3痰瘀互结座疮FI久不愈,耗气伤阴,阴虚则生热,R久煎熬津液而为痰;另,阴虚则血行不畅,又发为瘀

5、。痰瘀互结,妨碍气机的运行和经络的畅通,阻于局部,形成结节、囊肿、瘢痕,累累相连。2・4冲任失调冲任不调则该充Z血未充,血虚。该离Z血未去,血瘀。两者日久都可生血热。血热日久或耗伤阴津,阴虚导致血虚,或灼伤脉络,造成离经之血而瘀血。循环往复,月事不能以时下吋,就是病情加重之吋,故患者此吋皮损的症状比平时有所增多或加重。2.5肾阴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主人之生长发育与生殖。其中由肾产生的天癸是直接影响人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的物质。若素体肾阴不足,女子二七和男子二八相火盛时失去了制约,导致天癸过旺,循经上蒸头面。同吋肾阴不足则不能充养肺胃之阴,阴虚内

6、热是座疮发生的主要原因。3中医约对座疮的治疗根据座疮的病因病机,本病中医治疗总则以凉血滋阴泻火、清解肺胃湿热、活血调理冲任。治疗上以内治为主,可结合外治,兼顾标本,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3・1内治法应用消瘗汤加减治疗瘵疮以消瘗汤为主治疗该病,女贞子20g,旱莲草20g,知母12g,黄柏12g,鱼腥草20g,蒲公英15g,连翘15g,生地黄15g,丹参25g、甘草5go女贞子、旱莲草滋肾阴;知母滋肾阴、黄柏泄肾火,补泻结合,调整肾阴与肾阳平衡;鱼腥草、蒲公英、连翘三药合用清解热毒,消肿散结;生地黄、丹参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应用柴胡疏肝汤合消座汤

7、加减治疗座疮以柴胡疏肝汤合消座汤加减治疗该病,养阴清热,调理冲任。柴胡12g,郁金15g,白芍1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蒲公英15g,鱼腥草15g、丹参15g,山楂20g,甘草2go柴胡、郁金、白芍疏肝清热、调理冲任;女贞了、旱莲草滋养肾阴、平和天癸;鱼腥草、蒲公英清肺解毒;丹参、山楂凉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3・2外治法屮药搽剂、洗剂等用洁美保健露治疗座疮患者40例,总有效率为93.5%。李运峰用外洗方:人黄20g,硫黄20g,黄苓15g,赤芍15g,防风15g加针刺月俞穴的疗法治疗本病,有效率为87・3%。4结语近年来,座疮的屮

8、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缺乏统一的辨证标准和评价指标,为临床试验造成了一定难度。②中医药治疗座疮的文献多是临床经验的总结,缺乏足够的动物实验、药理实验作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