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总结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总结

ID:44640253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总结_第1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总结_第2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总结_第3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英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根据Clagett等[1]报道,外科人手术未采用预防措施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为25%,文献报道的尸检发现率为35%〜52%[2]0在DVT起病23周的急性期内,可能并发肺栓塞(PE),重者可以致命。也nJ出现股青肿、股白肿,重者需截肢,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牛•存和生活质量。心脏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等是DVT的主要病因和条件。大多数患者虽经初步治疗,但血栓未能完全消融,随即转变为血栓形成示遗症[3]。充分了解DVT的病因、高危因素、诊断步骤、预防措施,

2、以及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将对DVT患者的预后产生很大影响。一、DVT的病因及高危因索(一)血管内膜损伤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内皮下胶原,可发生几方面的变化:促进血小板凝集于局部,促发血小板释放ADP和血栓素A等,从而使更多的血小板不断地相互凝集;使血液屮的凝血因子XII活化形成Xlla,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释放出纽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二)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吋,会使血液的层流状态发生改变,增加了血小板与血管内膜的接触,述可使活化的凝血因了在局部堆积,冇利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导致血栓形成。另外,血流的淤滞可引起局部凝血因子堆积和抑

3、制因子消耗,使静脉腔趋向形成血栓。(三)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加是指血液比正常易于凝固的状态,凝血被激活。通过内源性和组织因子途径激活一系列酶原的凝血过程,最后由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血栓。而抗凝血酶和血栓调节蛋门系统先示被抑制,当凝血和纤溶失衡或激活示的凝血状态超过了抗凝能力,利于血栓的形成。血小板的增多或黏性增加可使血液的凝固性增加。(四)创伤或手术骨盆骨折、下肢骨折和脊髄损伤、大静脉损伤的患者临床常发生DVT,据尸检报告,因创伤死广病例的DVT患病率约为62%〜65%。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密切相关,普通外科手术后的发生率约为19%,选择性神经外

4、科手术为24%,競关节骨折、競关节成形术、膝关节成形术则分别为48%、51%、61%o约半数的DVT在术屮已发生,术示制动、静脉流速减慢、血容量减少,凝血和纤溶失衡均和血栓形成相关。(五)解剖V因素急性骼股静脉血栓常见于左下肢,其原因与左骼静脉受右骼动脉少第五腰椎Z间的压迫造成的狭窄有关,即Cockett综合征[4],或称May2Thurner综合征[5,6]。左骼静脉被腰紙椎的生理前曲推向前方,同时乂被跨越于具前部的右骼动脉压向后方,长期的张力性接触加上动脉搏动引起静脉壁的慢性组织反应,产牛静脉腔内界常的纤维结构,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六)其他相关因索年龄:流

5、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DVT的凝血因了率随着年龄的增氏而升高池別:女性在妊娠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以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生理变化等,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治疗使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VII因子X因子、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增加,易发生DVT;砂A型血者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较高,O型血者最低;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屮15%左右可发生DVT,SLE患者和炎症性肠病者DVT发生率均增高;肥胖、制动、地区差界等[7]。二、DVT的诊断(一)无创性诊断冃前最常用的是彩色超声诊断,能够较清晰地显示血栓的长煎、大小、部位,血管宽度、狭窄程度、静脉流速等。B超、核医学实验可用作DVT的

6、筛选检杳。螺旋CT及磁共振血管重建技术均可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且和血管造影的符合率和肖高,但由于费用偏高,临床上并不常用。其他如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静脉容积描记等亦用于DVT的辅助诊断。(二)有创性诊断静脉造彫顺行造影一般取患者头高足低45。位,踝、膝、®部扎3道止血带,经足部浅静脉注入造影剂,然后根据i挣脉显影情况依次松开止血带,可较清晰地多轴位观察到大小静脉的充盈悄况;图像欠理想吋可直接穿刺患侧静脉,置入导管鞘造影,大多数情况下可获得较满意的图像;经健侧股静脉逆行插管造影应结合彩色超声情况,选择健侧股静脉插管,对了解I、•腔静脉、骼静脉、股静脉情况,并能进

7、行静脉数字减影,图像清晰血观。三、DVT的治疗包括抗凝、下腔静脉滤器预防PE、溶栓、血管成形、外科手术、机械消融、超声消融及术后保健等。(一)抗凝治疗抗凝和溶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旦诊断有DVT,为了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和新的血栓形成,应积极进行抗凝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药物。抗凝治疗适合于DVT患者,无出血倾向,无溃疡病,溶栓前或者不能溶栓或者溶栓以示,均适应抗凝治疗。人剂呈抗凝药物(肝素用暈成年人每日不超过2()()mg,分4次经静脉或皮下注射同样有效)应用前和应用时,一定要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活卿吋间以及血小板计数c如

8、果凝血活猶吋间保持在1.5倍对照值,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