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情绪管理

禅与情绪管理

ID:44645172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4

禅与情绪管理_第1页
禅与情绪管理_第2页
禅与情绪管理_第3页
禅与情绪管理_第4页
禅与情绪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禅与情绪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禅与情绪管理禅与情绪管理、八—一、刖吕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精神卫生”,还提出了“消除偏见,勇于关爱”的口号。在一些报纸上面,赫然地登着“精神疾病一一新世纪头号杀手”的文章,向人类预示着“精神病”时代的到来。据1993年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病者由1982年的12.68%上升至13.47%,约有精神病患者1600万。在各种重性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最高。在轻性精神疾病中,神经症的患病率最高。专家估计,最近几年我国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还会上升。如果按照国际通用的衡

2、量健康状况的“DALY”指标来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我国各类精神疾病约占疾病负担的1/5,在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根据预测,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疾病仍将排名第一。所以,认为精神疾病成为新世纪的“头号杀手”并不是耸人声闻。精神疾病的产生来自思想与感情的误区与缺陷,所以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对精神的控制与调节。人类作为有情众生,其特点便是有感情。几千年来,占支配地位的观念一直认为情感虽是人的本能之一,但它是理性的异己力量,必须由理性来驾驭。但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受科

3、学技术的巨大力量迷惑,一味张扬理性而眨斥压抑情感,走向了唯科学理性主义。对此,后现代主义批判道:以理性支配感情,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的、无血无肉无感情的抽象的人,从而压抑了人的具体性、个体性。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与情感是同一的,根据这个原理,“知情互动”理论便诞生了。[1]情绪管理其实正是在“知情互动”理论的指导下而产生的,强调对于情绪的管理一一控制与调节,并不同于简单的压抑,这取决于一个人对人生价值观总体把握的水平,取决于由生活阅历和理论修养共同培养的情感质地,取决于处理自身与环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艺术。[2]情绪管理学是在

4、西方精神分析学的推动下,从“认识自己”发展到“管理自己”,这是从探索和揭示人的心灵奥秘,从而促进人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实现。所以,情绪管理是全新的现代科学,止在风靡于世界,成为人类追求成功的重要学问。而禅作为东方的古老智慧,一直是救济世人解脱痛苦的良津,本世纪以來,禅宗流行于世界各地,成为影响最为深远、广大的佛学体系。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如何从东方的古老智慧中找到救济现代危机的有效方法,将禅的修行落实到现代人的工活中,让现代人能够体会到禅的清凉与智慧,成为禅宗弘扬者的重要课题。我们以情绪管理为契入点,提出以禅的超越智慧來进行情绪管理。

5、但是,二者的共同基础在哪里?为什么能够将二者联系起来?禅的修行对于情绪管理具有什么意义?对于E1常常见的情绪,应该如何从禅的超越角度来进行管理?这是从禅的智慧透露出禅宗对情绪管理的关注及其可操作性,我们试图以此说明:禅不仅是战胜现代文明所带來的异化、内心分裂和精神颓废的良药,而且能给现代人以生存的勇气,因为禅是真正符合人性的生活Z道。二、禅与情绪管理的共同基础禅,是梵语dhyqna的略语,汉译为“思维修”,也称为“静虑”,是静止念虑散乱的意思,亦即定慧的通称,而两者实为…体。从印度传來的禅,经过中国祖师大徳的弘扬,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

6、禅宗,并且传播到东南亚国家。木世纪以来,禅宗风靡于欧美,成为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佛学体系。禅宗的宗旨,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禅宗主张人的心性本来清净,木来空寂,是超越于现象界的。善与恶,天堂与地狱,都是因“思量”而从自性中化现。一切法的现起,不能离却自性,如万物在虚空中一样。如《六祖坛经》中说: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知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3]人心虽然本自清净,但是由于烦恼妄念的染污,取和著和,如云雾障于明净的虚空;如果能于禅的修习中,离一切法相,就顿见心

7、性的木来清净,如云散而虚空明净一般。所以无相不只是离一切相,更是因离相而性体的清净。[4]所以见性,就是开发自性,达到无心无念的境界,彻见到自己本来的心性。但是,佛性是在H常生活中显露出來,无论行住坐卧,只要你“于念无念”、“于相离相”,莫思一切善恶,便佛性具足。因此,铃木大拙先生强调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他说:禅者可以告诉他们,他们这些人皆忘了自己天生是艺术家,是创造性的生活艺术家。一旦他们认识到这个事实和真理,他们就会从他们的苦恼中解脱出来,不管这个苦恼是神经官能症、精神病,还是其他任何名目。……对于这样一个人來说,他的生活反映出

8、他从无意识的无尽源泉中所创造出的每•个意象。就此而言,他每一个行为都表现了独创性和创造性,表现了他活泼鲜明的人格。这里不存在因袭、妥协和禁抑的动机。他从心所欲,行动如风一样随意飘荡。他不再有那囿于片面的、有限的、受限制的、口我中心的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