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的临床应用

炙甘草的临床应用

ID:44645574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炙甘草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炙甘草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炙甘草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炙甘草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炙甘草的临床应用甘草性味甘、平;炙甘草甘、温,归脾、胃、心、肺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炙用治疗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澹,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脉结代;生用治疗咽喉肿痛,痈疽,解药毒或食物中毒。甘草蜜制后补益作用明显增强。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炙甘草与附子配伍临床用治心律

2、失常甘草附子汤,附子和甘草也是临床常见的治疗心阳虚型心律失常的常用药对。附子已被证实有强心作用,但强心的同时附子也有毒副作用,最常见的就是易导致心律失常。而甘草的解毒作用在古代已备受重视。现代研究表明,附子的主要成分乌头碱的主要中毒反应为心律失常。炙甘草有对抗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研究证实,炙甘草和附子同煎,炙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对附子中主要成分乌头碱有控释和促进水解的双重作用。炙甘草提取液具有良好的对抗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研究发现,乌头碱、廿草酸合煎时,廿草酸的浓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大,而甘

3、草酸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吋又能拮抗乌头碱之毒副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炙廿草和附子配伍可谓功效放大,同时减轻附子的副作用,两全其美。医家经验柯雪帆阳通过整理自己所治心律不齐之医案,认为,炙甘草汤用之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之心律不齐疗效最佳,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之心律不齐有小效,对冠心及高心引起的心律不齐几乎无效。并且指出:现代临床使用炙甘草汤时,应该加酒,把药泡在水酒各半的溶液中,浸一定吋间再煎,疗效更佳;生地必须用至50一12鲍/天,桂枝及炙甘草的每日用量可达20-309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抗心律失常疗效。李华认

4、为:廿草必炙;酒当用,且必同煎;人参不能以党参代Z;麻仁与枣仁对脉结代的治疗作用相似等。在剂量上按以下比例为宜;炙甘草4,生姜3,人参2,生地16,桂枝3,阿胶3,麦冬2,枣仁2(大枣20-30枚),黄酒或低度酒30-50ml,方中炙甘草用量,成人不应低于2鲍,长期应用时宜加人获荃,以免炙甘草长期应用使钠水漪留而致浮肿。炙甘草汤临床用治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多属中医“胸痹”、“心痛”、“气滞”等范畴。心为君主Z官,主神志与血脉,心神失于濡养不能自持,则自觉胸闷气短,惕踢然而不安;心气心阳不足,心失温煦,血脉失于

5、鼓动,则脉结代:心血心阴亏虚,脉道失于充盈,气血流行艰涩,则脉气难于接续,则脉结、代而脉律不齐。炙甘草补气复脉,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效果明显;结合其他药物如人参、黄罠健脾补气:生地黄、麦冬、阿胶滋阴养血;桂枝温心阳,通心脉;治疗心动过缓疗效好病例刘某,女,45岁,系木单位家属。就诊时胸闷憋气,头晕,时有心脏停跳感。舌质淡,脉沉细,伴有结代脉。曾在西安某医院服西药效果差。回单位就诊,心电图心率42次/mine特来我院中医科就诊。炙甘草加减汤服用5剂后,症状明显好转。2诊时胸憋闷憋气头晕明显减轻,心率恢复

6、至48次/mine舌质淡,脉沉细,时有结、代脉。再以上方续服10剂。3诊:胸闷,憋气头晕感明显减轻,心率恢复至65次/mino舌淡苔白,脉细,结代,脉消失。瞩其调养身心,避免过劳调节情志,继续服约10剂以巩固。患者诊断为心动过缓,用炙甘草加减汤治疗,主要取炙廿草的补益,补气复脉,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作用,治疗脉结代或心动过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