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ID:44654726

大小:38.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_第1页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_第2页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作者:李锦,李青,龙志新单位: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FR中心医院【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160例脑梗死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対照组,每组80例。2组患者均应用胞二磷胆碱、甘露醇等常规脑保护剂,调整血压、控制血脂、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6〜0.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对照组仅常规治疗。观察2组用药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

2、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耒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关键词】纳洛酮;脑梗死;疗效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的多发病、危重病,是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弓I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常威胁患者的生命,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其预后和发现治疗的及时性、有效性

3、直接相关。自1981年Baskin等首次报道应用纳洛酮静脉注射治疗脑極死[1],神经功能可有显着改善后,国内外临床广泛应用后其疗效得到肯定。我院神经内科应用纳洛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収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内科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脑梗死住院患者160例,男85例,女7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6±⑵岁。疾病诊断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符合1995年中华傑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4、2],均为首次发病的匝症脑梗死患者。其中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梗塞65例,皮层支梗塞43例,大脑前动脉梗塞22例,基底动脉梗塞18例,人脑后动脉梗塞12例。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轻、中、重度分别为25例、30例、25例;对照组轻、中、重度分别为26例、29例、25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应用胞二磷胆碱、甘露醇等常规脑保护剂药物,同时溶栓、调整血压

5、、控制血脂、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为纳洛酮组,在帘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湖南益侨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16〜0.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ffl14do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治疗第7、14天观察比较2组用药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疗效评定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小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稈度评分标准(1995)进行评定。棊木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着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死亡。总有效二皐木治愈+显着进步+进步。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o见表1

7、。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2.2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分别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表2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2.3不良反应2组均耒出现明显不此反应,用药后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査均无显明显影响。3讨论人多数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均由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高黏高凝血症所致脑血管梗塞,而脑细胞是人体最娇嫩的细胞

8、,血液完全阻断8〜10min神经元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如果想挽救脑组织就必须在不可逆性损害发生前的短时间内恢复血流供应。同时患者人多年老体弱,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如果早期治疗不当,梗塞区可在短时间内扩人,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研究表明脑换死患者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可释放大量的内阿片肽,特别是&be(a;内啡肽,从而产生广泛的病理生理效应,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对血管的调节功能,使梗塞周围缺血区脑血流进一步下降,加重梗死区神经元的损伤,人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