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施护配合治疗泄泻护理体会

辩证施护配合治疗泄泻护理体会

ID:44658267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辩证施护配合治疗泄泻护理体会_第1页
辩证施护配合治疗泄泻护理体会_第2页
辩证施护配合治疗泄泻护理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辩证施护配合治疗泄泻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辩证施护配合治疗泄泻护理体会【摘要】泄泻亦称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多见。多由于湿邪壅盛,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致。西医中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属于本病范畴。泄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西医学认为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当摄人大量不吸收的高渗溶质,使体液被动进入肠腔时,可导致渗透性腹泻;由于胃肠道水与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抑制而引起分泌性腹泻;当肠粘膜完整性因炎症、溃疡等病变而受到损伤时,造成大量渗出而形成

2、渗出性腹泻(炎症性腹泻);当胃肠运动关系到腔内水电解质与肠上皮接触的时间缩短时,直接影响到水的吸收,形成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古人将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对我院收治的40余例腹泻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关键词】辩证施护;泄泻;护理体会病理病机:感受外邪,困阻脾阳;饮食所伤,传导失职;情志失调,肝气横逆犯脾,运化失常;脾胃虚弱,肾阳虚衰,运化失常;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腹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除应用西药、内服中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针刺止泻、艾灸等综合性方法配合治疗,从而提高

3、治疗效果。根据发病机制,临床上分六型进行辨证施护。(一)寒湿型。患者表现为:泄泻清稀,甚至水样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不思饮食,苔薄白,脉濡缓。选择温暖、向阳、干燥的房间,饮食服药均应偏热,注意保暖,腹部放置热水袋或热疗,有助于燥湿止泻,可给于炒米粉、炒面粉等食用,有助于燥湿止泻。(二)湿热型。患者表现为:腹痛而泄,泻下物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或有身热、苔黄腻、脉象濡滑而数。患者床位设在比较凉爽、干燥的房间,发热者应卧床休息,饮食中药应偏温或凉服,不宜用灸法止泻,泄泻量多者应多饮淡盐水或糖盐水以补津液。大便次数超过5次/

4、日或伴有血便者应卧床休息。保持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破溃。(三)伤食型。患者表现为:腹痛肠鸣,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月完腹痞胀,暧腐酸臭,食欲减退,舌苔垢浊,脉象滑数。重者应禁食数小时至一日,一般不宜止泻,清除宿食后,可逐渐自流食开始,恢复进食,少食多餐,可给于萝卜汤、麦芽汤等助消食,针灸止泻,可选取足三里、天枢、中脫、神厥等。(四)肝气乘脾型。患者时有胸胁胀闷,暧气食少,每因情绪突变,如恼怒、紧张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做好情志护理,病人急躁、郁怒,应予以疏导,饮食宜清淡疏利,可给予佛手片、陈皮煎汤代茶饮,以助理气健脾。(五

5、)脾胃虚寒型。患者表现为大便澹薄,泄泻时作时止,水谷不化,纳呆腹胀、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色苔淡白、脉象缓弱。患者应居温暖、向阳、干燥房间,饮食宜少质量高,如:豆制品、牛羊肉、南瓜、栗子等补中健脾之品。平时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艾灸神阙、中脫、足三里等穴,以健脾止泻。(六)脾肾虚寒者。患者黎明泄泻,腹部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色淡苔白,脉沉细。病人喜暖恶寒,居室宜温暖向阳、干燥为宜,五更如厕,应备防寒外衣,以免受凉,腹泻减轻时可鼓励病人适当锻炼,多注意保暖,以振奋阳气,驱除阴寒。饮食多选用健脾补肾的食品,如:山药、狗肉、胡核等,可

6、加胡椒、肉桂等调味。护理体会:护理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对疾病的治愈有极其重要作用。通过对40余例腹泻患者的辩证施护,从整体观念出发,细致准确地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制定针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辩证施护,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痊愈。参考文献:吕素英《内科学及护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