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考核管理规定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

ID:44661424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_第1页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_第2页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_第3页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_第4页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考核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规范课程考核的有效管理,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了《课程考核管理规定》,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课程考核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课程考核管理规定如下第一章课程考核方式第一条考核分为考试、考查两种。具体考核方式根据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确定。第二条考试课程成绩实行百分制,并按整数记载。考查课程实行A、B、C、D、F五级制,折算百分制作如下规定:A〜95分,B〜85分,C〜75分,D〜65分,F〜50分。第三条为科学评价学生修读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区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实行学分绩点制。每门课程的“学分绩”等于“课程学分”

2、乘以“绩点”。绩点值分别为:A=4,B=3,C=2,D=l,F=0o学生学期或学年所修各门课程的“总学分绩”,等于该学期或该学年教学计划内全部考核课程学分绩之和。“平均学分绩”等于“总学分绩”除以“总学分”。学生的学分绩是评选优秀的主要依据。平均学分绩=工(课程学分X绩点)/刀课程学分第四条考试课程评分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可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一般不超过30%o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记载学生平吋测验成绩等学习情况,以供期末总评成绩时参考。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期末考试命题出A、B两套试卷,一套用于考试,一套备用。第五条考查成绩依据学牛平时听课、完成

3、实验、调查、习题、课堂讨论、作业等综合评定。第六条实习课的考查主要由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教学基本要求、实习报告质量和实习表现综合评定。第七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及单独进行考核的学年论文(设计)、实习或社会调査报告的成绩,按五级分制评定,同时附简要评语。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学科(或专业)毕业答辩委员会通过公开毕业答辩的形式进行评定。第八条体育课的考核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第二章考核与成绩管理第九条学校组织的统考、补考均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其他课程考核由课程所属教学单位组织安排、学生所属教学单位协同实施。第十条只有修读并

4、参加了完整教学过程的学生方可参加相应课程的考核。第十一条必修课考核不及格未取得学分的必须重修学分。选修课考核不及格,可根据实际重选或补选。重修学分课程遇到上课吋间冲突等原因,学生可申请自修,但须经任课教师同意、教学单位批准,教务处备案。第十二条因故不能参加考试的,学生事先提出申请,经所在教学单位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可缓考。缓考同重修学分考试同时进行,考试及格后按实际分数记录成绩。第十三条必修课程考核成绩在及格以上、75分以下的,可申请重修以期取得更好成绩,由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报教务处审批。第十四条主干课程成绩均在85分以上的学生,通过口学修完高年级

5、的课程,可向教学单位中请随高年级参加考试,由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报教务处审批。考核合格的,学校承认其成绩和学分,计入学生成绩表;考核不合格的,不作记载。第十五条学生参加教学计划和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活动实行考勤制度。一学期缺课达到1/3教学学时的,不得参加考核,该门课程必须重修。第十六条学生若对考核成绩有异议,可提出书面申请,写明原因,课程所在系(教研室)主任及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教务处、系(教研室)主任及相关教师联合核对试卷及成绩。第三章考试纪律第十七条参加考核的学生必须凭本人考试证件入场考核。无证件的不得参加考核。第十八条学生不遵守考场纪律

6、,不服从监考教师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取消该科冃的考试成绩:(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二)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三)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四)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五)在考场或者规定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行为的;(六)未经监考教师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七)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八)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

7、考(学)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九)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第十九条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取消其该科目的考试成绩:(一)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三)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四)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或替他人考试的;(六)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七)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学)号等信息的;

8、(八)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九)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