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

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

ID:44672101

大小:2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4

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_第1页
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_第2页
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_第3页
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_第4页
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1!当前,从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到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从伊朗朝鲜的核危机到各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从全球恐怖主义袭击到人们的日常饮食安全,人类几乎所有的社会行动都被卷入风险的生产和再生产之中,与风险相伴已经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对于现代政府而言,在风险社会中,如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形成一个合理的风险分配格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必然趋势:风险的不均衡分配人类社会的分配过程,实际上是对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配置:一种是发展成果的分配,如财富分配;另一种是发展成本的分配,如风险分配。在财产分配过程中,人们担忧

2、的是自身所得的量过少;而在风险分配过程中,人们担忧的是自身所得的量过多。但从实际分配结果来看,两者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不均衡分配趋势,即财富有向优势人群集中、风险有向弱势人群集中的必然性。作为最重要的分配主体一一政府,除了应当关注发展成果分配不均(如贫富差距)夕卜,还应特别关注发展成本的分配不均,尤其是风险分配不均现象。在风险不均衡分配的趋势方面,有两点值得一提。第一,在自然风险方面,不同人群的风险承受能力迥然相异,必然使风险对不同人群的实际损害程度不同。从表面上看,对于处于同一自然条件下的人群而言,自然风险诸如地震、海啸、飓风、洪水

3、、雪灾发生的机率均等,实际伤害相同。但现实中由于风险发生前,不同人群所拥有的财产、权力、声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风险来临后的实际损失明显不同。譬如,XX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来袭之时,新奥尔良州的富人已经全部逃逸,而留下来承担风险的主要是舍不得财产和没有出逃工具的黑人。在有些国家(如我国),政府提供强大的支持可以避免上述情景的出现,但即使如此,对于不同的人群而言,同样的受灾程度对他们的实际破坏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譬如,洪水来袭,对于有些人而言是倾家荡产,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则只是伤及皮毛,他们在灾后的生存质量、发展机会仍然完全不同。第二

4、,在人为风险方面,不同人群的实际风险承担机率大小不一,必然使弱势群体承担过多的社会风险。诸如大气水体污染、食品安全、核威胁、金融风暴和恐怖袭击等人为风险,是现代性拓展过程中,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极度膨胀并以制度性方式反噬人类的集中表现。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克里希伐贝克为此提出了“风险社会”和“世界风险社会”理论,来描述人为风险的全球扩张,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但现实中不同人群实际遇到人为风险的机率差异极大。譬如,在饮食方面摄入毒奶粉、毒大米、毒水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在居住方面临近污染源、房屋质量差的风险,在职业方面受职业病侵害、受金融风

5、暴影响而失业的风险,一般都由收入较低、话语权较少、声望较低的人群来承担;而优势人群则一般在人为风险真正来临之前都进行了有规划的回避,实际承担人为风险的机率明显偏低。政府缺位:风险分配不均的再生产在风险分配过程中,政府如果不适时出手干预,风险分配不均的现象将会进一步累积并不断地进行着恶性的再生产。具体而言有三种基本的再生产机制值得警惕。第一,风险累加机制。这是风险分配再生产的自然机制。如前所述,风险分配本身具有"马太效应”,客观上自然而然地会使不同人群在下一轮的风险分配中所处的位置优劣有别。譬如,在财富和权力上占有优势的社会上层拥有购买

6、安全和免除风险的特权,如安全的居所、高额的商业保险;而教育水平上的优势也使他们对风险的认知更为敏感,导致他们在面对风险时行为更加理性。而社会下层,或者受生活所迫明知风险高也不得不接受(如矿工),或者客观上对风险认知迟钝(如文盲),面对风险时茫然失措、无从抉择。政府如若任凭这种风险分配的累加效应充分发酵,将会使风险分担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恶性循环。第二,风险转嫁机制。这是风险分配再生产的社会机制。社会层面客观存在着力量和权力配置的不均,这导致风险分配过程中会出现普遍的风险强一弱转嫁现象,进一步加剧下一轮风险分配的不均衡程度。在现代社

7、会中,风险的制造者更有可能是强势群体,这是因为强势群体获得的收益更多,风险生产(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就更多。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强势群体应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但现实中更多出现的是贝克所谓的“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现象,即强势群体更有可能利用各种手段,如在商业媒介进行形象宣传,钻法律制度的空隙,甚至是非法的官商勾结,在制造了风险之后逃避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使得风险不得不由弱势群体来负担。现实中,大到美国拒不签署《京都议定书》,小到国内一些煤矿主对煤矿生产安全的有意忽视,以及部分企业夸大宣传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来“漂绿”自己等,都

8、是风险转嫁的例子。而阻止风险出现强一弱转嫁的主要手段就在于,由一个现代法制政府来进行公平权衡,确保风险分配正义的实现。第三,风险认知机制。这是风险分配再生产的文化心理机制。在现代社会中,风险意识(对风险的认知)的分配不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