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纵隔镜手术在前和中纵隔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颈部纵隔镜手术在前和中纵隔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ID:44673779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颈部纵隔镜手术在前和中纵隔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_第1页
颈部纵隔镜手术在前和中纵隔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_第2页
颈部纵隔镜手术在前和中纵隔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_第3页
颈部纵隔镜手术在前和中纵隔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_第4页
颈部纵隔镜手术在前和中纵隔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部纵隔镜手术在前和中纵隔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颈部纵隔镜手术在前和中纵隔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作者:郑风群,段国辰,牛占丛作者单位:石家庄市,解放军第260医院胸外科(郑风群);河北省人民医院(段国辰、牛占丛)【关键词】纵隔,肿块,纵隔锁诊断由于纵隔的特殊位置,纵隔疾病的诊断常较困难,尤其是中纵隔气管周围的肿大淋巴结或肿块,原因众多,不同的病因在治疗上差异很大,其至相互矛盾,该部位较常见的病灶如淋巴瘤应放、化疗治疗,畸胎瘤或囊肿应手术治疗,结节病应服用皮质激素,淋巴结核则禁用激素而用抗虏治疗。传统的诊断治疗为根据影像学等检查,对诊断可能性较人的疾病进行试验性治疗,导致相当

2、一部分患者被误诊或误治,病情延误甚至恶化。纵隔镜是诊断纵隔疑难病的重要手段。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共为21例常规方法无法明确诊断的纵隔肿物,进行了颈部纵隔镜手术,本文结合临床资料,探讨颈部纵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屮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1岁。病变均位于前纵隔及中纵隔。全部患者术前均经临床查体、胸部X线、CT、痰细菌©细胞学检杳以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或CT引导经皮细针穿刺等检查未能获得明确诊断。根据术前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恶性病变24例(75%),

3、包括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恶性淋巴瘤10例,胸腺癌2例;良性病变8例(25%),包括纵隔淋巴结核5例,胸腺瘤2例,结节病1例。本组中2例曾在外院接受过化疗。1.2手术方法均采用全身麻醉(全麻),单腔气管插管,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消毒铺山按胸骨正中开胸术的要求进行。颈部纵隔镜手术:切口位于胸骨切迹上-•横指,沿气管前间隙置入纵隔镜,观察气管两侧及隆突下、左右主支气管旁可疑肿块或肿大淋巴结。活检时,先以细针穿刺除外血管后方可活检。标本量要足够,以满足组织冰冻和石蜡病理切片的需要。为了避免手术阴性结果,每例患者均行术中组织

4、冰冻,术后石蜡病理切片。2结果全部病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100%(32/32)o其中恶性肿瘤18例(56%),包括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恶性淋巴瘤6例胸腺癌1例;良性病变14例(44%),包括纵隔淋巴结结核8例,结节病5例,纵隔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并发症发牛:。在32例获得明确诊断的患者中,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53%(17/32),术前误诊率47%(15/32),其中以良性病变多见,14例良性病变中6例(43%)术前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2例纵隔淋巴结核病患者因术前误诊为淋巴瘤已在外

5、院行化疗。3讨论胸部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甩虽大大提高了纵隔肿物的检出率,但仍难以取代病理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且单纯依靠影像学诊断误诊率较高[1・3],尤其是对于纵隔内淋巴系统来源的良恶性病变,如恶性淋巴瘤、纵隔淋巴结转移癌以及纵隔淋巴结结核、结节病等,由于它们的影像表现有许多类似之处,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现象较为常见,仅靠影像学资料临床上往往难以确诊。本组纵隔镜术前误诊率高达47%(15/32),其中又以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肿瘤多见。近年來正电了发射体层显像(PET)在临床中的应用,虽显著提高了影像学检查鉴

6、别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尤其是对于低度恶性肿瘤与纵隔淋巴结结核、结节病等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鉴别诊断难以令人满意。CT引导下的针吸活检术虽可获得细胞学诊断,但由于本身操作技术的限制,仅适用于部分前、后纵隔肿物的活检[4,5]并且因其获取标本量过少,假阴性率较高,尤其是对纵隔淋巴瘤的诊断和分型十分困难[6]。不适宜对中纵隔肿物的穿刺。纵隔镜手术简单易行,取材可靠,对纵隔肿物的确诊率高,尤其是对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的良性疾病更有价值,避免了因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颈部纵隔镜手术主要用于气管周围、隆突下及

7、双侧主支气管旁肿大淋巴结及肿物的活检。但主肺动脉窗和主动脉旁肿大淋巴结以及前纵隔肿物则为其盲区。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在32例获得明确诊断的患者中,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53%(17/32),术前误诊率47%(15/32),其屮以良性病变多见,14例良性病变中6例(43%,6/32)术前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2例纵隔淋巴结核患者因术前误诊为淋巴瘤已在外院行化疗。纵隔镜手术可在全麻或局部麻醉(局麻)下完成,全麻气管插管较为安全,可避免因刺激气管引起咳嗽造成的干扰,有利于操作,但对患者创伤相对较大,且住院费用较

8、高;局麻简便、经济,适用于操作较熟练的医师。对思想较稳定,能积极配合的患者可考虑局麻下完成,而精神高度紧张或估计手术较为复杂时还是以全麻为好。电视纵隔镜的安全性是人们较为关心的问题。由于纵隔的特殊位置,手术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常见并发症有局部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