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ID:44678047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_第1页
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_第2页
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_第3页
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_第4页
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摘要:《普通高屮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能力培养屮提到: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问题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起点,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与结果的表达,激活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实现学生对自身知识、技能、情

2、感等多方面内在意义的自主建构,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智慧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问题教学模式”一般流程中的两大主要过程1.1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好问题情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关键,一个好的情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带动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1.1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建构主义认为

3、,教学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生长点,在设置教学情境时,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心理冲突,在新旧知识链接点上产生矛盾,燃烧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内驱力。例如讲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笔者运用书上的讨论:如果流落到一个荒岛上,有鸡、鸡蛋,还有玉米,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來等待救援:你是先吃鸡,再吃玉米呢?还是先吃玉米,再用部分玉米喂鸡?问题一提出,学生讨论热烈,很想马上知道答案,可教师没冇立刻给出,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完本节内容,再思考这一问题,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1.1.2把握好问题的难

4、度和梯度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出难度适宜的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或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找到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提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1.2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发现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得到正确的标准答案,更多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和思维的能力。学生需亲自尝试解决问题,只冇这样才能深层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怎样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5、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智慧,让他们都能积极地参与?1.2.1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列中,教师应该建立学习小组,根据学员不同的水平合理搭配,推荐一位能力强的作为组长。这样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取长补短注重学牛个性的发展。1.2.2自主学习,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在任何课堂中,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例如在讲“光合作用的应用”时,笔者这样设计:新疆哈密瓜很甜是因为它的地理条件所致的,能否在本

6、地也种出这么甜的哈密瓜呢?这个问题马上吸引了学牛的注意,笔者便通过小组讨论并请小组代衣发言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出现异议时,小组间再展开辩论,教师稍作指点,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全套方案。整个过程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样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2“问题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分析运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学习,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有显著改善,更善于挑战困难,成绩也有很大进步。但可能由于高中学生时间紧张,独自钻研能力虽在原

7、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但还是不够理想;学生学习内驱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学习冃的不明确,还是仅仅为了寻求别人的表扬,获得他人的青睐而学习。3对于“问题解决模式”的儿点思考3.1需要不同教学模式的整合“问题教学模式”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不管多么优异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教材,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生,许多问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经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的全过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是教学的不变原则。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学习方式的整合,综合考虑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才可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3.

8、2正确把握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最好由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H标相距甚远,这时教师可起到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而不可否定学生的思考。冇时提出的问题,靠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不了,就需耍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当然在学生发现问题时,会碰到很多难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