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

ID:44679670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单纯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治疗前后整体症状评价量表、FAT(疲劳评定量表)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后患者疲劳症状积分减少,总有效率70.00%o结论单纯针刺治疗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整体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是一种安全、简便、行之冇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单纯针刺;慢性疲劳综合征;整体症状评价量表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5-0054-02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

2、syndrome,CF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精神及躯体的虚弱状态,持续时间上6个月,以疲劳、低热(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临床检查多无明显器质性改变。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体力、脑力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CFS发病率逐年上升[1]。笔者近年来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该病2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纳入观察的20例患者均來源于本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其中男11例,女9例。1.2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11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Fukada等修订了CFS的

3、诊断标准⑵。符合以下第1项,第2项标准,可诊断为CFS;只符合第一项标准,则诊断为特发性慢性疲劳。CFS的诊断应在确信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以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作为特界性诊断依据。1.2.1第1项经过临床诊断的不能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该疲劳是新发的,经休息后无实质性缓解;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和个人体力明显下降;持续时间超半年;排除其它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1.2.2第2项下述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而且这些症状晚于疲劳的出现,己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超过半年。①短期记忆力及集中注意力下降;②睡眠不能缓解疲劳;③运动后劳累持续24h以上;④

4、出现与以往不同程度或不同类型的头痛;⑤咽喉疼痛;⑥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⑦肌肉疼痛;⑧不伴红肿的多关节疼痛。1.2.3需要排除的症状性慢性疲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失眠,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疲劳等原发病的存在能够解释的慢性疲劳;慢性乙肝、丙肝感染等临床诊断明确,现有医疗条件下治疗困难的一些疾病持续存在引起的慢性疲劳;精神病患者的情绪失调;近2年来有各种不良嗜好,如嗜酒嗜烟等;⑤严重肥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45o2治疗方法治疗主穴:人迎(双侧交替)、风府、百会;操作:正坐位,依据患者体型选用0.25mmX25mm和0.25X40mm一次性针

5、灸针。碘伏皮肤消毒剂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百会顺经沿皮透刺1.5-2.0cm,人迎穴避开颈动脉直刺1.2-2.0cm,风府穴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1.5〜2.0cm。穴位得气后留针30min,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1mine疗程: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连续治疗4疗程后评价疗效。3疗效观察3.1观察指标和方法采用整体症状评价量表及FAI[3]对患者脑力疲劳躯体疲劳和疲劳总分值进行评估。(1)根据CFS诊断标准将临床症状按轻、中、重程度分级,其中疲劳为主要症状,无疲劳感计0分;疲劳持续半年到1年,疲劳感较轻,能坚持工作活动计2分(轻

6、度);疲劳持续1到2年,疲劳感症状较重,仅能从事较轻工作活动计4分(中度);疲劳持续超过2年,疲劳感症状严重,难以坚持正常工作活动计6分(重度)。8个次要兼症也分轻中重3级分别计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2)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3]观察患者FAI评分的变化。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AssessmentInstrument,FAT):量表主要由4个因子组成,每个因子含若干项条目,描述29项与疲劳有关的问题,每项描述从“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分7个级别,受试者根据近2周的情况分别从疲劳的严重程度、疲劳対特殊情形的敏感性、疲劳的心理后果以

7、及疲劳对休息或睡眠的影响4个不同的侧面进行选择,总分值越高,反映疲劳程度越重。3.2疗效标准参照“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探讨”[4]拟定。治愈:临床主症及兼症完全消失,能适应止常的社会生活及工作节奏;显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2/3;有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21/3;无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或无任何改善。3.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的资料数据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P〈0・0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木的t检验,显著性标准为P<0.05o4结果4.1治疗结果显效5例,有效9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