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

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

ID:44679911

大小:35.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_第1页
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_第2页
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_第3页
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_第4页
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的中风吞咽障碍患者8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逐痰祛瘀汤及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基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患者荧光吞领造影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荧光吞锁造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V0.05)。结论: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逐痰祛瘀汤;针刺;中风吞咽障碍脑中风是中老年人脑血管疾

2、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不仅死亡率高,而且致残率也很高,严重危胁中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中风后患者常常伴有吞咽障碍的发生,发生率为30%〜40%,主要是由于患者与吞咽相关的颅神经受损引起[1]。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和呛咳,严重时会造成患者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甚至发生窒息而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认为中风吞咽障碍的病理基础为“痰瘀阻络”,因此笔者采用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患者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11月治疗的中风吞咽障碍患者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30〜79岁,平均(56.5

3、±6.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5年。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均具有明显的中风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呛咳、张口困难、言语不清、咬肌肌力升高、痰多流涎、吞咽困难、舌苔腻、舌质紫暗、舌体僵硬以及脉弦涩等临床症状。1.3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①经过脑CT确诊为脑中风患者;②无明显的活动性出血的倾向;③无严重的其他脏器的合并症;④在发病后7d内意识清醒,病情平稳。1.4治疗方

4、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基础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脑细胞活化剂等。对照组患者只给予上述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全部给予逐痰祛瘀汤及针刺治疗。疗程为1个月。逐痰祛瘀汤为:鸡血藤、桑寄生各20g,茯苓15g,天南星、天麻、天竺黄、天虫、炒杜仲、炙甘草各10g,全虫、娱蚣3go常规水煎,1剂/d口服。针刺方法:针刺取穴为天突、廉泉、丰隆三个穴位。天突穴为自胸骨上窝正中刺入,采用捻转泻法行针;廉泉穴为舌根斜刺;丰隆穴采用提插捻转法行针。1次/d,穴中留针30min,疗程为10do论文代写1.5疗效评定标准:治疗3个疗程后对所有患

5、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荧光吞锁造影评分:任何吞咽皆不安全为1分;仅可吞咽唾液为2分;可以吞咽布丁为3分;可以吞咽质地均一的半流食为4分;可以吞咽稀薄液体为5分;可吞咽水为6分。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患者荧光吞领造影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荧光吞顿造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V0.05)。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荧光吞领造影评分

6、的比较(,分)t790*0>渺N—Z9-0+8Z*1ig,o+£^,io*90*0>6ZT-68*0+^N红技*%旳•()干陆JOF>dt值毕业论文-2.672.43论文代写P值>0.05<0.053讨论吞咽障碍属于中医喉痹范围,与患者的各个脏器均有关系。主要的发病机理为痰瘀为主,可由外感风邪、内生损伤造成。患者痰阻时间过久则宜至瘀,痰瘀则易久治不愈,临床上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效果较差的一种疾病[2]。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多脏器协同治疗,行逐痰祛瘀治疗。逐痰祛瘀汤中的天南星药效入肝脾经、天麻药效入肝经、天竺黄药效入心肝经、天虫药效入肝经,四药合用可以起到化痰通络息风的作

7、用。茯苓经脾经行化痰安神的作用;全虫和娱蚣为辅助药物,具有通络止痉的作用;桑寄生、鸡血藤、炒杜仲具有补肝益肾的作用;炙甘草为佐药,可以调合各种药物的作用。同时给予患者针刺治疗,可以加强活血通络、化痰开窍的作用[3]。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4参考文献[1]周惠嫦,张盘德•易化技术治疗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0):25.[2]李胜利•神经源性吞咽困难的评定和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8,4(4):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