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4686055

大小:51.9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4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①历史上的万里长城首先是一道军事防线,它的城墙、关隘、堡寨、敌台,见证了刀光剑影与炮火连天的岁月;同时,长城地处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因此又成为一条经济、民族、文化的分界线。②提起万里长城,人们往往最容易联想到秦长城,因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深入人心。然而,战国时期的燕国以及秦代的长城主要在今内蒙古与河北等地,格局并不大。隋文帝开皇初年,幽州总管周摇整修长城,保护边民免

2、遭突厥侵犯。继隋而起的唐朝无需仰仗长城作为军事屏障,只有少量的建设或沿用。辽、金、元、清各朝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长城以北本来就是他们的发祥之地和战略后方,其间只有明朝需要依赖长城防线。从明初到嘉靖年间,形成了号称“九边”或“九镇”的长城防御体系。北京地区在蓟州镇及宣府镇辖下,今天能够看到的长城,绝大多数是明代所筑。③居庸关、古北口等关隘在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它们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时期的鲜卑,十六国前燕的慕容皝,金朝的完颜阿骨打,蒙古的札八儿,明末的李自成,都曾通过强攻或奇袭居庸关取得战争胜利。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在加强训练、

3、严明军纪的同时,创建空心敌台、增立车营、改进战法,戍边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是长城军事文化创造者的杰出代表。④处于农牧交错带的长城,在和平时期成为南北各民族广泛交往、密切融合的纽带。西汉时期,“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昔日严密扼守的关口成为相互往还的通道,原本为戍守御敌修建的城堡要塞,后来有许多发展为村镇城邑。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彼此融合。⑤“一统华夷”历来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各族统治者共同追求的远大理想,燕山与长城在古代往往被视为北方“夷汉”或“华夷”之间的民族区域分界线,但文化上的彼此认同比有

4、形的疆界更重要。如契丹在古北口为北宋名将杨业修建杨无敌庙,体现了长城内外民族推崇忠勇之士的共同心理。⑥长城是我国古代农耕和游牧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见证,它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长城沿线发生的多次战争表明,长城是不能轻易逾越的屏障。随着清朝定都北京,广袤的蒙古高原、辽阔的东北平原与中原大地在政治上连成一体,长城的军事功能逐渐衰退、文化象征意义不断丰富。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与中华民族威武不屈、敢于抗击一切来犯之敌的精神高度契合,在抵御日本等外来侵略的近现代时期尤其如此。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长城虽然在各个朝代的地理位置不同

5、,但它在各个朝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B.长城以南是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带,以北则是游牧文化带,二者实在是难以融合。C.长城关口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都会严加看守,这阻碍了长城外各民族的交流。D.长城所处地理位置首先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地位,而其文化意义是后来不断丰富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指出中心论点,然后再从长城的军事功能与文化意义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B.文章按照朝代的先后历史顺序来论证长城军事功能,脉络清晰,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C.鲜卑等通过夺取关隘来获得胜利的大量史实证明了关隘在交通和军事上有重要地位。D.契丹在古

6、北口为北宋杨业修建杨无敌庙宇,说明了其具有“一统华夷”的远大理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朝对长城的建设很重视,建立了长城防御体系,其成就可以说是超过了历朝历代。B.戚继光创建了空心敌台,增立车营,改进了战法,在他任期内的数十年边疆都无战事。C.燕山、长城在古代被视作夷汉民族区域分界线,但这没有阻碍夷汉拥有共同的文化认识。D.长城所体现的威武不屈、敢于抗击来犯之敌的民族精神在中华近现代历史中尤为突出。【答案】1.D2.D3.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

7、,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信息在第二段,对应原文分析会发现“但它在各个朝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分析错误,文中有“唐朝无需仰仗长城作为军事屏障,只有少量的建设或沿用”的信息,因此选项以偏概全。B项,信息在第四段,“二者实在是难以融合”曲解文意,文中多处提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C项,信息在第四段,对应原文分析会发现“在和平时期都会严加看守”于文无据,文中有“昔日严密扼守的关口成为相互往还的通道”的信息,可见和平时期并没有严密看守。【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第一步,

8、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