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ID:55653015

大小:644.0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5-23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终考试高一地理试题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装在合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驻马店(114°E,33°N)某学校,五一节过后执行夏季作息时间表,上午放学时间为北京时间12:1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上午放学时,当地的地方时为A.ll:10B.ll:46C.12:34D.12:002.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上午放学时,太阳大致位于头顶的A.偏东南方B.偏西南方C.偏东北方D.正南方【答案】1.B2.A【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及太阳视运动轨迹变化。【1题详解】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北京时间12:10时,两地相差6°,时间相差24分钟,计算114°E的时间为11:46.故选B。【2

3、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运动的轨迹,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上午放学时,当地地方时为11:46分,太阳位于东南的天空,故选A。3.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时段是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C.夏至日至秋分日D.冬至日至春分日【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区白昼时长达一年最大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区昼长达一年最小值。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移向赤道的过程中,北半球各地区昼渐短、夜渐长,且昼长夜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4.据图推断.该地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A.aB.bC.gD.f5.下列关于地质

4、构造中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正确的是A.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一定是背斜B.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中间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一定是向斜C.根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判断,中间是岩浆岩,两翼是沉积岩的一般是背斜D.根据地貌类型判断,山岭一定是向斜构造【答案】4.D5.B【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图的判读,注重考查学生对课本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4题详解】图示edc是层次明显的沉积岩,由下到上岩石年龄越来越轻;a覆盖在edc之上,年龄比edc年轻;g岩石出现在断层之后,并入侵了d岩层中,年龄较d轻,较a老;f是穿过地层,出现在地表的是喷出岩,比a年轻,是最年轻的岩石。选D正确。【5

5、题详解】B.判断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据是岩层的新老关系。若核部岩层年代较老而两翼岩层年代较新则为背斜;反之,核部岩层年代较新,而两翼岩层年代较老则为向斜。B正确。A.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不一定是背斜,A错。C.根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判断,中间是岩浆岩,两翼是沉积岩可能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错误;D.根据地貌类型判断,山岭不一定是向斜构造,背斜也可能成山,D错。故选B。读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图中Q自然带对应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C.温带草原D.亚寒带针叶林7.与图示自然带分布变化相似的地区是A.珠穆朗玛

6、峰南坡B.从上海到乌鲁木齐C.马达加斯加岛西岸D.南美洲低纬度大陆西岸【答案】6.B7.A【解析】【分析】本题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6题详解】据图分析,图中Q地处于温带季风与亚寒带针叶林我吼的过渡带,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自然带为温带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故选B。【7题详解】图示自然带的分布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随纬度的变化产生有规律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珠穆朗玛峰南坡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故选A。【点睛】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8.2019年6月17日2

7、2时55分,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在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实现了成功预警。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所在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B.震源位于岩石圈中C.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到强烈的左右晃动,而后是上下颠簸D.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每次地震都能准确预警,能够有效的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答案】B【解析】【详解】A.地震所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