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过关检测(二)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过关检测(二)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ID:44687680

大小:1.05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过关检测(二)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过关检测(二)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过关检测(二)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过关检测(二)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过关检测(二)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过关检测(二)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元素及其化合物(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u—64Se—79Ce—14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下列手工艺品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C)A.北京糖人B.山东面塑C.芜湖铁画D.东阳木雕解析:A项是用糖稀制作的;B项是用面或用超轻黏土制作的;D项显然是用木材雕刻而成的。2.化学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A.PM2.

2、5含有的铅、镉、铬、钒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B.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解析:铅、镉、铬、钒均是金属元素,A正确;铝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B不正确;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正确;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铁的合金,D正确。3.某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铝与铜盐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由实

3、验1可以得出结论:金属铝的活泼性弱于金属铜B.实验2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Al+Cu2+Al3++CuC.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是导致实验1、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D.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均为0.2mol·L-1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反应,后者更剧烈解析:金属铝的活泼性强于铜,A错误;B项电荷不守恒;对比实验1、2可知,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C正确;由实验可知,Cl-可以加快Al的反应,所以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与盐酸反应更剧烈。4.下列有关说法或对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C)A

4、.SiO2既可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HF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和水,所以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SO2和NH3分别通入水中,溶液均可以导电,所以SO2和NH3均属于电解质C.“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物理和化学变化D.14CO2和12CO2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所以14CO2、12CO2属于同素异形体解析: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HF溶液反应生成SiF4,而与其他的酸一般不反应,A错误;SO2和NH3均与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而不是SO2和NH3自身电离出离子,SO2和NH3均为非电解质

5、,B错误;自然界中的“水滴石穿”现象包含哲学思想和物质变化,即二氧化碳和水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的变化,C正确;同素异形体应为单质,14CO2、12CO2属于同一种物质,D项错误。5.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通入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品红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①出现沉淀②不出现沉淀③品红溶液褪色④品红溶液不褪色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④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D)A.FeFeCl2Fe(OH)2B.Mg(OH)2MgCl2(aq)MgC.SSO3H2SO4

6、D.CaCO3CaOCaSiO3解析:氯气的氧化性较强,Fe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是FeCl3,A错误;电解MgCl2(aq)生成氢气、氢氧化镁沉淀和氯气,不会生成金属镁,B错误;S燃烧生成SO2,SO2需要催化条件下生成SO3,C错误;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CaO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CaSiO3,该转化关系能够实现,D正确。7.“秦砖汉瓦”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是由黏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黑色的,有的却是红色的,你猜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D)A.土壤中含有铁粉、二氧化锰等B.黑砖瓦是煅烧过程中附着了炭黑,红砖瓦

7、则是添加了红色耐高温染料C.土壤中含有的铜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CuO和红色CuD.土壤中含有的铁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Fe3O4或FeO和红色Fe2O3解析:土壤中含有铁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时,分别生成了黑色Fe3O4或FeO和红色Fe2O3,故D项正确。8.实验室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装置)模拟利用氨气和次氯酸钠合成肼(N2H4)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将装置①中浓盐酸换成H2O2,也可用于制备氧气B.②中盛装NaOH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Cl2C.③分液漏斗中盛装饱和食盐水

8、D.当反应结束时,④中可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NH3解析:由图可知,①中发生的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打开K1,Cl2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⑤用来制取NH3,④装置作安全瓶,能防倒吸,在③中氨气和NaClO反应生成N2H4,发生ClO-+2NH3N2H4+Cl-+H2O,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