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

ID:44688445

大小:57.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鸦片战争后,洋货在华严重滞销。1847年,英国政府根据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开关以后,中国政府是忠实履行条约义务的,英国对华贸易不振,既非因为中国对英国货物没有需求,也非因为有其他国家与英国竞争,唯一原因在于中国可以动用的现银被鸦片吸收,从而对于自英国进口的制造品,缺乏支持手段。由此可知,英国政府认为,英国商品在华滞销的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中国不需要

2、英国的工业品C.鸦片泛滥导致购买力下降D.中国政府暗中引导百姓进行抵制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唯一原因在于中国可以动用的现银被鸦片吸收,从而对于自英国进口的制造品,缺乏支付手段”可知,英国商品在华滞销的主要原因在于购买力不足,故C项正确。2.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清朝一度出现督抚专权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  )A.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B.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C.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D.曾国藩守旧亦维新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晚清的地方势力一度比较强大,晚清中

3、央集权弱化,故A项正确;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后,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是在袁世凯死后,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曾国藩的思想,故D项错误。3.(2019·衡阳十校高考调研)《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战争爆发时,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优势。”此观点主要是依据(  )A.清政府得到了西方国家大力支持B.清政府已经完成了军事近代化C.西方国家反对日本发动对华战争D.洋务运动造成的中国强大假象解析:选D。甲午战争发生时,西方国家持观望态度,并未大力支持清政府,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创建

4、新式军队与海军舰队,开始军事近代化,未并完成军事近代化,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经济与军事的近代化,造成中国强大的假象,因而出现材料中看法,故D项正确。4.(2019·河南六市高三联考)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C.移民政策的变

5、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D.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解析:选C。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政府的移民政策的变化:由禁止到鼓励、政府主导、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特别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来侵略的影响,“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说法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5.(2019·四川五校联考)下面为晚清派驻使臣情况表(部分)。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外交(  )国家设馆时间派驻使臣

6、情况英国1877年1月1878年兼使法国,1880年兼使法国与俄国,1884年只兼使俄国德国1877年11月1881年兼使意大利、奥匈和荷兰,1884年增兼使法国,1885年增兼使比利时日本1877年12月专使美国1878年9月兼使西班牙和秘鲁A.艰难开启近代转型B.半殖民地色彩明显C.重视睦邻友好关系D.华夷观念没有改变解析:选A。由表格中的晚清派驻使臣情况可知,派驻各国的使臣大多是兼使,说明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艰难性,故A项正确。6.(2019·衡阳高三联考)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

7、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这说明“太平军制度”(  )A.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B.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C.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D.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解析:选D。太平天国按人口分配土地,依然发展小农经济,并没有废除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推行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超越了农民的认识水平,不符合农民的私有观念,因而“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因而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故D项正确。7.(2019·日照高三

8、校际联考)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慈禧太后在上谕中说:“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指辛丑之变)。”上谕表明清政府(  )A.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B.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主动推进改革C.推行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D.实行政策调整以平息民主革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