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4690419

大小:77.9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4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A.察举制B.军功爵制度C.宗法制D.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这体现了基于宗法制按照血缘等级的礼仪规范,故选C。察举制是盛行于两汉的选官制度,排除A。军功爵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D是秦朝推广的选官制度,排除D。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

2、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B.专制主义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C.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D.道教兴起,佛教传人,儒家学说受到挑战【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即是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C项正确。A项发生在汉景帝时期,与题干汉武帝时期不符,排除。专制主义体制在秦朝时已经确立,B项说法错误,排除。佛教与

3、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3.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A.社会环境稳定B.自然条件改善C.政治重心南移D.生产力大为改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即南方地区劳动力的补充以及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引进,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选D。ABC项都是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都不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这一根本性的原因处进行分析的,因而是错误的。考点:经济重心的南移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分析材料和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知识。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4、经济重心逐渐南移。4.蒙古军队南下之后,“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1273年以后,大农司辑《农桑辑要》、王祯《农书》等各类官修、私修农书相继问世。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农书的种类和来源繁多B.土地高度集中社会动荡C.农耕文明的影响力很大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元朝建立之初,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占据大量的农田用以放牧,1273年以后,大量农书的出现,反映了元朝农业生产有所发展,说明农耕文明的影响力较大,C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动荡的相关信息,B不正确;D与材料所述无关。5.康有

5、为曾说:“欧洲数千年之有国会者,则以地中海形势使然”;然而后来他又说,英国得此之先,故在大地(世界)最先强,欧美得其播种之先,故次强。及今移植而用之……何必怵他人之先我哉!由此可见,康有为A.对于本国国情充分了解B.重视给予国民民主权利C.强调地理环境的重要性D.全面论证民主制的作用【答案】B【解析】由材料“欧洲数千年之有国会者”、“英国得此之先,故在大地(世界)最先强”、“及今移植而用之……何必怵他人之先我哉!”体现了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议会制度,即中国国民的民主权利,B符合题意;A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地理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的信息,C不正确;D“全

6、面”的说法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康有为的思想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明确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即主张学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代议制,以此作答即可。6.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在他辞去临时大总统进行演讲时指出:“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这表明孙中山A.关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B.主要代表下层民众利益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较大D.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表明孙中山强调一方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促使国家富强,但另一方

7、面处于国家长远发展的考虑,主张防止垄断局面的出现,可以得出其不仅关注资本家的利益,还关注国家的整体建设与发展,A符合题意;B说法与孙中山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不符;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材料所述是防止垄断,不是要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D不正确。7.《抗战建国纲领》是国民党抗战初期的主要纲领,它以“三民主义”为最高准绳,要求全国抗战力量要在国民党及蒋介石领导之下,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制定纲领,坚持抗战并同时完成建国。该纲领A.顺应中华民族抗日的基本要求和愿望B.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C.核心思想是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表达了

8、国民党民主建国的意愿【答案】A【解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