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新人教版

ID:44702798

大小:2.19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5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0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最新考纲高频考点核心素养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1.群落的结构特点、种间关系2.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群落属于生命系统,具有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特征,群落可以发生演替科学思维——比较与分类:比较各种种间关系的不同特点,并用数学模型表示科学探究——制订并实施方案: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群落①概念要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

2、c.各种生物种群。②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2)群落的物种组成①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②丰富度a.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b.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四种常见种间关系比较3.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模型现象分层现象镶嵌分布决定因素植物分层:光照、温度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地形变化、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诊断

3、辨析(1)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物种丰富度。(×)(2)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3)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4)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5)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6)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7)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8)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9)某岛屿上植

4、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热图解读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3)b处不同的植物层次中分布着不同的鸟类,鸟类的这种分层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提示 (1)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2)b处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

5、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3)主要取决于食物的分布和巢位的位置。考向一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1.(2019·山东聊城二模)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C.兔子的K值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D.第3年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解析 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甲的数量先达到最大值,一定时间内,随着乙数量的增多,甲的数量在减少,推测甲为被捕食者兔子,乙为捕食者狼,A项正确;K值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

6、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B项错误;结合B项的分析,从图中信息可知,兔子的K值应该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C项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第3年时兔子的数量在下降,因此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D项正确。答案 B2.(2019·甘肃联考)如图表示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捕食,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B.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C.甲种群对乙种群的进化起抑制作用D.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共同进化解析 据图分析,先出现波峰

7、的甲为被捕食者,后出现波峰的乙为捕食者,则通过捕食,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故A项正确;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乙种群也可以调节甲种群的数量变化,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故B项正确;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如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 C1.寄生与腐生的区别: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2.在竞争的营养关系图中,双方争夺的对象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非生物。双方竞争可存在如下两种结果:(1)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不同,竞争的结果如

8、图甲所示。(2)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相当,竞争的结果如图乙所示。(3)二者在空间、食性、活动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