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ID:44705309

大小:421.8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5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C.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D.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2.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A.士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B.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

2、耕农经营C.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3.宋度宗(1240—1274年)时,有臣僚谏言:“政事由中书则治,反之则乱,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这表现了当时士大大A.对君权合法性的质疑B.挑战君权至上的传统C.约束君权的治世精神D.共治天下的民主意识4.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5.下表为中国某时段银钱比价表格数据反映了该时段A.白银的大量流入导致中国

3、货币贬值B.不正当的国际贸易冲击了中国的金融秩序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占优势地位D.西方大规模经济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6.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7.汉代画像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5---图7所示。这表明汉代图5长袖乐舞图6讲学传经图图7养老图A.外儒内法得到推行B.儒家学说影响广泛C.仁政观念深入人心D.儒

4、家思想的官方化8.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如太宗时期入龙图阁者,“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据此可知宋代A.国家机关行政效率提高B.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C.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9.明代专业的旅行指南图已普遍出现,最著名的是《一统路程图记》。该书绘制了北京、南京及各省的重要地名及主要交通路线,并附录山川险夷、著名物产、治安好坏等。人们外出时可检索路引目录,查找相关地名,便知行程里距和沿途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休闲旅游之风盛行B.国内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C.社会服

5、务体系完善D.南北经济文化差距的缩小10《汉书·货殖传》载:“吴楚兵之起,长安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赍(ji)黄(同贷)子钱家(中国古代商业银行雏形),子钱家以为关东成败未决,莫肯予。唯毋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十之。三月,吴楚平。一岁之中,则毋盐氏息十倍,用此富关中。”上述材料说明当时A.金融活动比较活跃B.政府财政比较困难C.民间普遍支持平叛D.关中地区经济繁荣11.下表内容是春秋时期关于君主的几段记述。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春秋时期A.君民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记述出处(春秋初年)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左传·庄公十四年》(春秋初期)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左传·

6、隐公五年》(春秋中期)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左传·襄公十四年》B.君民一体的国家观念增强C.以民为本的意识日益浓厚D.忠君爱国的观念不断发展12.有学者指出,从韩愈开始至北宋诸儒,针对世族消亡的事实和个人活动能力的膨胀,他们企图激发个人的伦理道德意识,希望实现内心深处的“自律”而不是国家和家族的“他律”,直至形成完备的程朱理学体系。从此,中国文化的发展走进了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主体的正常轨道。这揭示出程朱理学A.使士人摆脱了国家和家族的束缚B.实现了士人群体的高度

7、道德自律C.为提高士人的社会地位创造了条件D.是唐宋时期社会发展演变的产物13.明朝时期,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明朝对言官的选任实行任职回避,且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和曾犯“奸贪罪名”的人为言官。明朝实行上述举措的本质意图是A.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B.为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C.培养优秀的监察人才D.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14.“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未耙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

8、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