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预科课外文言文(1)

初一预科课外文言文(1)

ID:44710354

大小:40.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5

初一预科课外文言文(1)_第1页
初一预科课外文言文(1)_第2页
初一预科课外文言文(1)_第3页
初一预科课外文言文(1)_第4页
初一预科课外文言文(1)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预科课外文言文(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鼷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二、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

2、,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①神:灵性。②厮:相互。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A.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为之,则难者亦易矣。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3.翻译。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

3、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百喻经》) [注释]①益:增加。②爽:败坏(口味)。③返:同“反”,相反。1.解释画线词语。(1)主人与食                  (2)缘有盐故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七、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

4、:“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解释画线的词。(1)辄拾以啖之  (            )    (2)盘外无余肴(        )(3)亦缘其性真素 (          )    (4)勿以我受任方州(      ) 2.翻译。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

5、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八、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邴原少孤:失去父亲             B.一则羡其不孤:羡慕 C.二则羡其得学:代词,自己       D.师恻然曰:悲伤或同情的样子。2.翻译。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

6、求资也。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九、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

7、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解释加点词。(1)前后类如此(       )   (2)是时(         )  (3)往往以多相夸(        ) 3.翻译。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 5.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