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马宏丽

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马宏丽

ID:44735681

大小:48.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7

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马宏丽_第1页
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马宏丽_第2页
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马宏丽_第3页
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马宏丽_第4页
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马宏丽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马宏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科学生常见失分原因及对策分析报告地理马宏丽通过对多年高三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梳理得出以下几个方面,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和措施。一、审题不清导致失分严重在多年的高三教学中我们体会到越近高考,学生的审题问题暴露的越显著,有时甚至整题跑题。随着山东省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考命题难度虽然在知识目标方面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命题,但是依然强调能力立意。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区分度主要通过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来体现,审题是极好切入点。审题包括阅读材料、分析图表来提取有用的信息、审题干、审设问。对于读图提取信息能力是

2、我们地理学科特别强调的,如果没有很好地从材料、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没有明确题目所设置的潜在环境、没有注意到问题的限定约束,这样答得再多也很难得分.表现问题多多,表现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未审清题目材料的“主旨”,导致回答问题分不清主次,本末倒置,主要方面抓不住,次要方面却写得很多。如“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呈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关键是要答出狭长的原因,而不是分布的原因。对策:解题时要根据关键词确定得分点的基本方向。如分析区位因素时,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评价影响时,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分析

3、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2)不能够充分重视引导性语言和高考行为动词,如“据图一”或“由材料二可知”,不能明确信息提取的方向;理解“分析、简述、概述、说明、比较等等”行为动词,不能够明确设问的要求,限定了答题思路和方向。另外大多数情况下,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正确选项,但也有一些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错误选项。(3)由于审题不清,没有明确“主语”导致答非所问,出现方向性错误。“与美国西部相比较,我国西部开发中更为不利的条件有哪些?主语是我国西部不是美国西部。(4)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图像,不能熟练掌握读图技巧,导致无法有效提取

4、主要信息。如地理统计图、等值线图或者地理示意图,图像信息量大,信息提取不全面,遗漏图例或表格信息等问题。对策:“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强化读图、识图能力,进行专题学习,着重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增强方位感,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使他们每节课都能够在图中得到相关信息。(5)无法进行无图考图试题的图像复原和图图转化,导致无法挖掘足够的信息。试题中一些以文字描述的结论、原理,可将它们转绘成图形,以便促进理解,如转绘出某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地球自转的侧视图等。在解题时,要注意适时地进行图文转换,使题中所给的图(或文)信息朝我们比较

5、熟悉的文(或图)去转换。(5)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对题干关键词视而不见,特别是概念剖析,不能有效展开分析。如“分析本次海南岛暴雨发生的原因?(4分)”中“暴雨发生”5涉及的地理概念为降雨类型,包括常见的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或者台风雨等类型,本题就打开了四个基本的信息提取方向,再据此到图文材料中提取相关文字(时间)信息和图像(气压变化)信息,既保证了答案要点的完整性又提高了信息提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而且有效避免了误入信息“陷阱”;(6)不能够充分重视地理数据语言,如“该省(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3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千米

6、。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该地区不应限制生育”,请简述你对该观点的看法。(8分)““环境承载力”是本题的关键概念,它即承前(人口数量变化)又启后(资源环境问题),此题逻辑关系的建立是以此概念为基础的,因此在这里对这一概念的审题环节不能满足于看到,而是要深刻体会概念量化的关键作用。(7)不能理解地理的核心分析问题的方法。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会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想不失分或者少失分,需要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如比较法在综合题中最为普遍,导致答案要点超出范围。“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

7、环境污染为共同环境问题,不能作为答案。(8)不能理解地理核心的分析方法综合法。高考试题突出对非典型区域的考查,要求学生用综合分析法进行迁移。一些学生只是片面地回答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同样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对策:建立严谨的做题步骤和完整的思维方式。(9)思维定势导致失分。“说出M地形区突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作为高频考点对于气候特点的分析导致大多数学生忽略关键词“突出”,造成无谓失分。对策:摒弃思维定势,谨记越是熟悉的问题越可能会有新颖的考核角度,做到“题易人易我不大意”。(10)逻辑不清导致失分。如上例中中分析其成因。错误答案:温

8、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用气候类型解释气候特征。学生学习过程不加以分析理解,明晰地理名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死记硬背的恶果。对策:摒弃只关注死记硬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