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ID:44741248

大小:363.7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7

《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编制说明_第1页
《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编制说明_第2页
《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编制说明_第3页
《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编制说明_第4页
《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编制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编制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5: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参考格式)1、基本信息1.1标准草案名称中文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英文Weldingconsumablesqualityevaluationmethods1.2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致性程度情况□等同采用□修改采用□非等效采用■未采用标准编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1.3任务来源批准立项的文件名称和文件号2017年第二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国认科〔2017〕136号)计划编号2017RB0891.4制(修)订■制定□修订(被修订标准名称及编号:)1.5起止时间2017年12月---2019年12月1

2、.6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江苏联捷焊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深圳亿铖达工业有限公司等1.7起草组成员储继君、焦琳、宋永伦、焦好军、刘平礼、肖辉英、张智、杨海峰、杨咏梅、陈默、齐万利等1.8标准体系表内编号RB/TXXXX-20XX1.9调整情况承担单位名称变更。2017年第二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国认科〔2017〕136号)中,计划编号2017RB089承担单位为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按照国资委央企公司

3、制改制的工作要求,2017年11月3日承担单位名称由“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变更为“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2、背景情况2.1目的、意义(工作开展背景及要求)焊接是应用最广的材料连接技术之一,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船舶及海洋工程、核电军工、轨道交通、压力容器、工程机械等各工业领域,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焊接材料作为量大面广的基础类连接材料,包含焊条、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埋弧焊材、钎焊材料等各类产品,其作为熔化形成接头的组成部分,对连接质量至关重要。我国是世界上焊接材料第一生产和消耗大国,年总产量400万吨左右,已超过世界总量的

4、50%,但我国焊接材料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常规产品批次稳定性不好、适用于自动化高效焊接材料比例较低、高性能自主化配套能力不够、绿色焊接材料研发及制备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指出三大关键基础材料的重要性,即:①先进制造业中应用量大面广但仍存在问题的材料;②影响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必须自主研发的材料;③引领先进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前沿新材料等。焊接材料无论其应用面,还是其重要性都与先进制造业和国防安全密切相关。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其沿线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与合作都离不开焊接技术的支持,国

5、家生态文明建设对绿色焊接材料及制备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焊接材料行业目前整体上处于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初见成效,绿色发展理念广受关注的关键发展时期。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标准与文献及其发展的系统分析和评价,现有焊接材料国家标准及试验检验方法标准虽已按相应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但尚需对焊接材料的制备稳定性、工艺适应性、产品一致性、绿色环保性等建立一个系统的焊接材料质量评价方法,以适应机器人、自动化焊接要求,满足新钢种、新工艺、新技术的高端优质、高效、绿色需求。因此,无论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撑,还是行业发展需求

6、,都迫切需要通过制定一套完整、系统的质量评价方法,开展科学、准确的评价,不断推动焊接材料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和技术进步,提升国产化配套能力。2.2与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的关系本项目主要是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需的高效、绿色、高端焊接材料产品提供系统、统一的评价。本项目以现行国家标准和相关试验方法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相关的安全、健康、环境、能源、管理等标准和法规、文件要求,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技术文献、产品手册(不涉及专利)等作为本项目的技术依据与支撑。在本项目的实施中,将在现有标准技术要求基础上,开展特性技术指标、

7、工艺指标、绿色指标和管理指标评价,同时针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实际需求,提出质量评价技术的新思路,形成新的评价技术内容和指标。项目力求科学性、前瞻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高端优质、绿色、高效等焊接材料的质量检验和评定需求,填补焊接材料标准体系中评价标准领域的空白。3编制过程3.1分工情况本标准由承担单位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编制进度并提出主体标准草案,组织标准各工作程序的实施。其中标准制定与指导,标准征求意见、送审及报批等各工作环节的指导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负责;附录A绞股焊丝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由江苏联

8、捷焊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负责;附录B铝合金实心焊丝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由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负责;附录C无镀铜焊丝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由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附录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