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

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

ID:4474522

大小:13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1

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_第1页
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_第2页
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_第3页
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_第4页
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系(院)流行音乐学院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201年月日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摘要:勃拉姆斯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一位职业乐师。童年时期,勃拉姆斯和父亲学习钢琴,并且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十几岁时就能创造出一些小型的音乐作品。少年时师从戈塞尔、马克逊学习钢琴,1853年在魏玛结交了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马克逊,并被介绍给舒曼夫妇,并得到他们的赏识与支持,舒曼还在《新音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新的道路》的文章来标的对勃拉姆斯音乐才华的欣赏,也就是这篇

2、文章使勃拉姆斯成为音乐界关注的对象。1896年,勃拉姆斯换上重病,饱受接近一年的病痛折磨直至1897年于维也纳去世。本文之中主要研究了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希望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勃拉姆斯。关键词: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演奏特点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化艺术的一个奇特现象,他的音乐是对古典主义形式的剥离,对浪漫主义音乐元素的吸收,形成的独特风格。正是他的作品中深刻的内涵与手法的创新,使得他在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其作品音乐风格特点成了受人关注的话题。笔者就其钢琴狂想曲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同时结合笔者弹奏时的体会,从而更加完整的诠释了勃拉姆斯钢

3、琴作品的独特风格。一、作品简介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勃拉姆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创作室内乐和交响乐,在停止写作十四年后,也就是他写作交响曲、室内乐和协奏曲的鼎盛时期,他创作了狂想曲op79并于1879年发表,其中包括两首作品分别是b小调第一狂想曲和g小调第二狂想曲。狂想曲op79是勃拉姆斯创作成熟时期代表性作品。勃拉姆斯在完成创作后,因为曲式结构与常规狂想曲有很大差别,所以并没有确定名字,它们既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又有古典主义形式结构。在出版前,第一首作品题为“随想曲”,而第二首没有标题,只有演奏提示的激动地,热情洋溢的。勃拉姆斯分别把作品寄给克拉拉和伊丽莎白,结果两位女性对这一作品的看

4、法完全不相同。伊丽莎白特别喜爱,而克拉拉表示要仔细研究再发表看法。到1880年,因为作品出版的需要,勃拉姆斯决定给作品定名,于是他写信给伊丽莎白再次询问伊丽莎白对于此曲名称是否有比《狂想曲》更好的名称,伊丽莎白也肯定了这个名字。于是作品终于以《狂想曲》的名称出版,并题为献给伊丽莎白·冯·赫尔佐根伯格夫人。这部作品体现了钢琴丰富的音响层次和音域宽广的特点,完美的展现了勃拉姆斯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浪漫情怀。二、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的研究现状涉及对勃拉姆斯的研究和介绍的论文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出版过专著或是发表过不少文章,如吴继红编著的《勃拉姆斯》;德国约翰纳斯·弗尔纳尔著

5、,苏德馨译《勃拉姆斯》;英国保罗·霍尔姆斯著,王婉容译《勃拉姆斯》;英国马休斯著,于少蔚译《勃拉姆斯钢琴音乐》;施慧《永远的勃拉姆斯》等;博士毕业论文有周炜娟《论勃拉姆斯的音乐创新—重新评价勃拉姆斯》等,其中关于从狂想曲的角度来诠释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的资料甚少。勃拉姆斯的作品有和许多作曲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的,例如勃拉姆斯《叙事曲》和肖邦《叙事曲》相比较,但就目前查找,还没有关于勃拉姆斯《狂想曲》和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相比较的资料,对于笔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三、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演奏特点在弹奏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的时候,首先需要正确的理解乐曲之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思想感

6、情,并且注意曲谱之中音乐术语的提示,从而把握演奏的技巧,展现出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独特的音乐魅力。(一)曲式结构在《钢琴狂想曲》的主题之中有着浓厚德国民歌的一种曲调,曲调之中的忧郁饱含了质朴的一种民间音乐因素,有着复调音乐特点。在乐曲的开始便提示音乐基本的情绪,也就是激动的。在B段的(30-66小节)从d小调开始,旋律抒情、安静、优美和A段的激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接着发展A段的主题,此段出现转调,为中间部分的出现做准备。左右手用不断模进追逐的形式将乐曲推向一个小高潮,再接A段(67-93小节)再现。再现结束后的中间部分从B大调开始(94-128小节),以B段为基础发展,情绪神圣

7、安宁,旋律柔美抒情,充满幻想性,伴奏织体为宽广的分解和弦,与其前后两部分形成情绪上的对比。紧接着再现呈示部,结尾稍作变化。最后结尾(219-233小节)继续使用B段材料,左手保持主题,大量的三连音的律动中逐渐平静情绪直至全曲结束。乐曲一开始4个小节的主题呈示包含有4种要素(谱例l,A、B、C、D),这四个要素在乐曲的各个段落分别出现,形成整首乐曲发展的基础。例如第11小节中连续的八个强奏和弦,暗含了A句中的骨干音,第13、14小节是把C乐句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