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

ID:44748705

大小:1.28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0-27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_第1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_第2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_第3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_第4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材基础—自热身]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2)化学平衡的建立(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知能深化—扫盲点]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如对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是否达到平衡可以归纳如下表(用“平衡”或“不一定”填表)化学反应mA(g)+nB(g)pC(g)+qD(g)是否平衡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

2、衡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②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平衡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④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同时也生成了mmolA平衡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同时也消耗了pmolC平衡③v(A)∶v(B)∶v(C)∶v(D)=m∶n∶p∶q不一定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molB,同时也消耗了qmolD不一定压强①其他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且m+n≠p+q平衡②其他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且m+n=p+q不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①

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m+n≠p+q平衡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m+n=p+q不一定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都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平衡气体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颜色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稳定不变平衡化学键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如反应N2(g)+3H2(g)2NH3(g),若有下列各项成立a.断裂1molN≡N键的同时生成1molN≡N键;b.断裂1molN≡N键的同时生成3molH—H键;c.生成1molN≡N键的同时生成6mol

4、N—H键平衡2.以下几种情况不能作为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某一时刻,各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或分子数)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2)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如2HI(g)I2(g)+H2(g)。(3)全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2HI(g)I2(g)+H2(g)。(4)全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对点练](2018·岳阳模拟)在恒温、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5、molCO2和3molH2,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可认定该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1B.v正(CO2)=3v逆(H2)C.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D.容器中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浓度都相等解析:选C 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等,所以相对分子质量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题点全练—过高考]题

6、点一 可逆反应的特点1.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充入含氧的同位素8O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8O原子存在于(  )A.O2B.SO2C.O2和SO2D.O2、SO2和SO3答案:D2.将0.2mol·L-1的KI溶液和0.1mol·L-1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②滴入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③滴入K3[Fe(CN)6]

7、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④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A.①和②B.②和④C.③和④D.①和③解析:选A ①现象说明存在Fe3+,②现象说明有I-,③现象说明有Fe2+生成,④现象说明有I2生成。但是③④不能说明反应为可逆反应。[规律方法](1)可逆反应的概念强调“相同条件”,如2H2O2H2↑+O2↑不是可逆反应。(2)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不是可逆反应。(3)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4)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5)化学反应的限度可

8、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题点二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反应A(g)+B(g)C(g)+D(g),压强不随时间而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对于NO2(g)+SO2(g)SO3(g)+NO(g)反应,当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对于A(g)+B(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