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ID:44749833

大小:50.6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27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平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2月质量检测高三语文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_____》)(3)《鱼我所欲也》中作者先假设为了求生避祸不择手段的做法,然后论述了仁人志士的做法是“_____,_____”。【答案】(1).玉簪螺髻(2).锦江春色来天地(3).登楼(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5).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

2、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1)中注意“簪”“螺髻”两词的写法。(2)注意“锦”字。(3)中注意“辟”字。2.按要求选择。(1)请你根据以下两副对联选择恰当的横批(    )甲: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乙:三星高照花红柳绿春不老,万事亨通物阜家丰岁常春。A.迎春接福/家庭幸福B.春暖大地/吉星高照C.春回大地/人寿年丰D.春风化雨/福如东海(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追求51%的效率,就是用51%的力量进攻。用100%的力量进攻,不更强吗?不然。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这是他没说出的。这使他的棋极其稳健、冷静,极少出错,常使对手感到无隙可乘。A.在自己处于逆转的时候,正是掉以轻心的时候B.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防守最弱的时候C.在自己处于逆转的时候,正是咄咄逼人的时候D.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答案】(1)C(2)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第一题是对联题。对联横批的要求是以横写的书写方式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进行补充、概括、提高,多为四字词组。解答时主要根据对联内容分析判断。甲:绿竹、红梅与

4、青松是岁寒三友。绿竹已有三分绿,意春回;红梅点点于枝头,意报春。三分景引出万家春,让春回的喜讯送走严寒,表达的是人们对春回的喜悦之情。据此可选“春暖大地”或“春回大地”。乙:三星高照,指有福、禄、寿,命运好;“春不老”意喻长寿,万事亨通指万事大吉、一帆风顺;物埠家丰指物质丰富。此联含人们对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据此可选“人寿年丰”。故选C。第二题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用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本题横线前面说“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后面是“;”,说明要填的句子句式与它相同;据横

5、线后面“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可知前面填的内容应是“进攻时注意防守”,B项符合要求。故选B。【点睛】一、语言形式上的要求。对联,也叫对子。它要求语言对仗,具体为:1、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对联的字数没有一定的限制,但单句对联多为五言、七言联,其次是四言、六言联;复句对联多为八言以上。2、结构相同。一副对联的上、下联要求句子结构一致,即单句对单句,复句对复句;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递进对递进,判断对判断,转折对转折,等等。3、词性相对。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对

6、(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在名词中,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诸如天文(如:日月风雨霜露)、地理(如:山水江河城镇)、草木(如:桃李花果枝叶)、建筑(如:亭台楼阁门户)、人体(人手足口耳目)等。如果用同一小类中的名词相对,则叫“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属“工对”;若是用不属于同一小类的名词相对,则叫“宽对”。4、平仄相反。平仄是对古声调的一种分类。“平”是指古平声,“仄”是指古上声、去声和入声。识别字音的平仄可借助于现代汉语普遍话的四声。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古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发展到今天的普通话里已经变成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

7、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了。大体上来讲,今天普通话的阴平、阳平是“平”(注:派入普通话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除外,应为“仄”),今天普通话的上声、去声是“仄”。“平仄相反”是指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做到“以平声对仄声,以仄声对平声”,尤其是第二、四、六字和最后的一字。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二、内容上的要求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