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ID:44750903

大小:31.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7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1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2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3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4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城镇附近的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C.私营手工业开始发展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2.17世纪,荷兰政府对进口货物收取相当低的关税,而且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安特卫普港口更是成为欧洲商人和商品的集散中心。据此可知,当时荷兰()A.积极开拓海外市场B.垄断了西方海外贸易C.重视发展工业经济

2、D.成为欧洲的贸易中心3.1929年,日本片仓日华蚕丝会社派人到无锡抬价收茧,“较诸本县(无锡)茧业协会决议之限盘每担五十元,竟超过三十元”。此次茧价上涨()A.可以保证生产原料来源充足B.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反映经济危机波及中国D.促使日企完成对中国市场的垄断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5.20世纪30年代,英

3、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二战后,对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材料反映了()A.应对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B.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C.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D.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6.1921年5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第八条决议规定:“集中上述一切办法来完成今年的实际战斗任务;通过粮食税和商品交换,至少取得四亿普特粮食作为恢复大工业和实现电气计划的基础。”这一规定()A.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开创

4、了计划经济体制新模式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7.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8.“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9.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

5、中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公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10.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颁布()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增强了政府对外

6、开放政策的可信度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1.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A.提供全球经济技术援助B.确立美国全球霸主地位C.消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D.建立制度化的货币体系12.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投票率为71.8%,公投结果的出炉表明这是个“悲伤的日子”,显示了“我是欧洲人”的观念有了松动。这里“我是欧洲人”的观念主要是指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A.政治一体化B.经济一体化C.国家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二、材料题(52分

7、)13.(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

8、增长率为7.4%,比前五年下降1.1%,其后五年又下降3.0%;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材料三“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