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中俄中苏关系对我国外交的启示

60年中俄中苏关系对我国外交的启示

ID:44753022

大小:1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7

60年中俄中苏关系对我国外交的启示_第1页
60年中俄中苏关系对我国外交的启示_第2页
60年中俄中苏关系对我国外交的启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60年中俄中苏关系对我国外交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0年中俄中苏关系对我国外交的启示随着中俄解密档案,再次掀起一股研究中俄中苏关系的研究热潮,大批中国学者,孜孜不倦,从各个角度展开了分析理解。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根据自我的理解,浅析总结60年来,我国与苏俄关系历史演进过程中,从结盟的友好到迅速的决裂再到逐渐的回温,这段对两国都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对于现在的中国外交上也是一种深刻的丰富的而经验教训,在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于中俄关系的未来将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展望,良好的中俄友好关系,将更加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60年中俄中苏关系,可以大致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

2、949年~1956年:“一边倒”,中苏友好结盟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二天,苏联政府率先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3日,与我国正式建交,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面对国际环境,出于意识形态考虑并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制定的,中国领导人对苏联采用了实质上的结盟外交政策。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与苏联结盟的“一边倒”外交是当时最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第一,美国是新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防止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与美国抗衡的优先外交战略即是联合苏联。第二,共同的意识形

3、态纽带,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一直把自己视为以苏联为中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苏联模式的普遍适用性等,决定了中国“一边倒”的必然性。第四,就苏联来讲,二次大战的惨重损失,重建经济的难巨任务与西方挑起的冷战,与中国结盟无疑增加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与苏联的友好关系密切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保障两国的安全,形成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第一次建交高潮,对巩固新生的中国政权,加速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巩固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及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维护世界和平,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第二阶段:

4、1956年~1976年:“大论战”,中苏关系从分歧走向对抗时期。中苏国家利益主权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分歧及领导者个人好恶的差异等矛盾的相互作用,随着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之间四次会晤,以及后来关于炮击金门,中印边界问题等军事事件上两国的矛盾,随着苏联军事侵入珍宝岛,中苏关系最终走向了对抗。中国对于摆脱依附,想要更多的主权独立的外交政策的倾向,苏联强烈的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以及后来的霸权主义的膨胀。实际上,到70年代,中苏对抗实质上己经转变为中国为保卫国家安全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扩张的斗争,中苏对立的重点已转为国家战略利益的冲

5、突。中苏论战对中苏两党两国、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总体上看,中苏关系的破裂对是中共和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对于苏联,也为了对中国施压和威胁也开始背上沉重的包袱,加重了与美国争霸的负担。但是,从此中共和整个国际共运开始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中国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第三阶段:1977年至今:“不结盟”,中苏关系的逐步缓和,稳步发展时期。进人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面对国际形势的变

6、化,中苏两国都开始调整各自的外交政策。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的矛盾已经退居二线,国家利益较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随着勃列日涅夫的塔什干讲话,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出了改善对华关系的信号;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书记,在外交实行上全面收缩战略,对中苏关系的改善给予充分重视,强调严格遵守和平共处原则,尊重中国的选择为转折,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从中国与美国在70年代的建交;苏联解体形成新的国际框架;俄罗斯辗转与中国建交,相互取得,相互稳步发展。中苏两国都为对抗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积聚了要求改善关系的愿望。中国已走上改革开放

7、的道路,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步。俄罗斯在新的社会制度下,进行了自身的发展,国力上有了飞的发展,两国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不去过分计较历史的恩怨,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谋求平等合作。60年的中俄(苏)关系为我们提供了如下经验教训:第一,增强自身国力是确保国国关系长久稳定、良性发展的根本。“弱国无外交”,以史为鉴,对于西方帝国主义来说,这句话显得更加的明显和露骨,但是,对于苏联这样的国家,我们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最终还是走向破裂。外交是国国之间由于国家利益的作为桥梁建立的关系,强国需要弱国

8、的依附才会形成弱国的外交,但这种外交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弱国的命运只有两种,一种是完全的依附,成为强国的傀儡,另外一种,就是在一边倒中,国力逐渐增强,主权意识的觉醒,那结果,无异于中苏关系在60年代的决裂。增强自身国力,国国之间地位平等,相互利得,挖掘、扩大和巩固双方利益的契合点,加强彼此间的相互依赖,是保证两国长期战略协作的基础,外交上的友好关系所代表的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