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ID:44771650

大小:609.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10-28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_第1页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_第2页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_第3页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_第4页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本章主要内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应如何促进个体成长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动因观一、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概念: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格塞尔: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时间表前面是低效和徒劳的。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

2、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人之初,性本恶,所以是需要改造的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为医生、领袖、银行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等各种类型的人。洛克:人的心灵如同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刻画,一切发展都来自后天。外铄轮注重教育的价值,注重教育对人的改造。2.外铄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个观点,在教育中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自然受到重视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对人的身心发

3、展的影响二、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三、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四、个人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一、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1.遗传的概念: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遗传决定论创始人:高尔顿观点: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知识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仅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家谱调查:从英国名人中选出977人进行调查,结果是这些名人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与他们同样出名。而另一个对照组,即所谓的一般的平常人(977),在他们的父子兄弟中仅有一位名人。他认为这种显著的差别就是能力受遗

4、传决定的证据鸡人苏吉特-库玛9岁那年,斐济人苏吉特-库玛被人发现时,他像鸡一样啄食,像鸡一样蹲着休息,和人说话时,发出“咯咯”的声音。据报道,库玛可能是在6岁到9岁间被关进鸡笼的,在此期间,他几乎没有与人打过交道。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遗传决定论把人的遗传素质看作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因素就夸大了遗传的作用。3.遗传的意义二、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1.概念:环境泛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

5、生观点:儿童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因而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的作用3.环境的意义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比如机遇和条件。(伤仲永)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孟母三迁)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也是错误的。三、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确定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还具有延时的价值4

6、.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任意决定人的发展!!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客观环境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任务、问题和困难),这些要求与人们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状况等)之间发生了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的矛盾,就是推动人们心理向前发展的内因或动力。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2002年武汉全国残疾人泳锦标赛上,获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获得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冠军19岁时开始学习钢琴2008年北京电视台《唱响

7、奥运》为刘德华伴奏2009年《快乐男声》2010年《中国达人秀》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它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只有在外部的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片面、无限制地夸大内因的作用而忽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就只能导致削弱教育的力量。第三节、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及相关理论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身体的发展是先头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