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化教材&资讯融入教学

数位化教材&资讯融入教学

ID:44771739

大小:268.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28

数位化教材&资讯融入教学_第1页
数位化教材&资讯融入教学_第2页
数位化教材&资讯融入教学_第3页
数位化教材&资讯融入教学_第4页
数位化教材&资讯融入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位化教材&资讯融入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數位化教材&資訊融入教學 之理想與實踐陳烘玉臺北縣教育局課程督學94.05.11時代趨勢數位學習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學習模式的重大變革,它不僅是未來學習的趨勢,更扮演了邁向知識經濟的重要角色。數位落差(DigitalDivide)以數位學習強化文化不利地區中小學科技領域教學。實體與虛擬知識社群建立吉姆‧波德金(Dr.JimBotkin)說:「沒有知識社群的知識管理系統,就像沒有人操作的個人電腦」。由此可知,知識社群是知識管理平台中的靈魂,扮演著知識創新、知識分享的重要功能,若缺乏良善的規劃與經營,再好的知識管理平台,也只能達到「文件管理」的層次。知識社群實體

2、社群虛擬社群讀書會定期講座教育訓練專長評鑑討論區留言版聊天室即時會議文件交換知識管理的公式P=people,人,知識載運者K=知識,know-howS=sharing,分享,加速知識的建構,使知識以幾何級數成長Technology(+),科技:支援資訊的彙集與傳送知識管理架構知識管理程序:創造(create)確認(identify)蒐集(collect)導入(adapt)組識(organize)應用(apply)分享(share)知識管理主題與策略主題一:五股濕樂園數位化教材主題二:三峽采風自然篇數位化教材主題三:我們一起看月亮數位化教材

3、定義數位化教材(Digitalteachingmaterial)數位化教材是指將教材數位化,儲存於電子媒體中,以提供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用,是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重要項目之一。無教材內容,教學活動無法進行;無數位化的教材,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則無從實施。定義資訊科技融入教學(Integr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withTeach)「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是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整體願景。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未來必定融入教學活動中;而數位化教材之發展,是此一趨勢中必備的條件。數位化教材的特質多元性(multi

4、plicity):數位化教材,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將知識與在地性現況整合設計,呈現出多元性、活潑性、趣味性。超文本(hypertext):老師可將上課教材及相關補充資料有系統地分門別類後,製成教學及學習資料庫放在教學網站上,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輕鬆瀏覽、檢索或下載課程相關資料,讓原本片段、無法連續的課程,藉由hyperlink的方式,形成較為完整的學習網絡,進而達到學生自主學習之功效。數位化教材的特質整合功能(integration)數位化教材體可以整合文字、圖形、照片、動畫、影片、音效及語音,將各類影音訊息轉為數位化,形成統一格式,使用者利用電腦來儲存或

5、呈現所有資料,並掌控其播放呈現方式和內容安排。理論基礎杜威(JohnDewey)「從做中學」維高斯基(Vygotsky)的「鷹架理論」(ScaffoldingLearning),「鷹架理論」的特色在於啟發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學習。社會支持時的實作表現(MA=10)單獨完成的實作表現(MA=6)甲方近側發展區同樣心理年齡為六歲的甲乙兩兒童其近側發展區(斜線表示部分)可能不相同社會支持時的實作表現(MA=8)單獨完成的實作表現(MA=6)乙方取得數位影像的流程比較傳統照相機數位照相機數位相機的基本構造數位相機的基本構造影像記憶卡USB接線電池充電器&電源轉換

6、器讀卡機取景-鏡頭的運用廣角鏡頭:鏡頭的視野比人眼的廣闊,感覺空間感放大,適合拍攝擁擠的地方及室內。取景-鏡頭的運用標準鏡頭鏡頭的視野與人眼相似,是最常用的鏡頭。補救光線不足-閃光燈沒有使用閃光燈使用閃光燈影像輸出從數位相機直接下載至電腦-操作步驟影像傳輸至電腦,經編修,可應用於:網頁文書處理檔案(如:Word、Powerpoint)、電子郵件電子相簿教材的數位化-數位相機的使用教師或學生人手一台數位照相機,可讓網路教學與數位學習快速地融入傳統教學與學習領域中。數位學習(DigitalLearning)隨著網路環境發展成熟,數位學習成為一種新的學習型態,

7、「e-learning線上學習新趨勢」。結語「DoSomething」和「DoMore」100分是本分,105分是天分,110分是專業精神Surprise!Sorry!取景-鏡頭的運用近攝鏡頭鏡頭能貼近主體拍到放大的影像,且不失焦。 最近能拍攝的距離,約10公分,依不同相機而有不同差異。總結領導人與策略組織文化資訊科技績效考評知識經理人(CKO)管理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彙集知識管理的程序討論知識管理活動「真實運作」的部分。主要包括:知識流通及吸取(知識的取得)、知識創造、知識蓄積、知識擴散、知識移轉。知識取得Davenport&Prusak(1999)收

8、購指定專責單位融合:創造力的激發適應:知識的產生是組織面對競爭環境所必須有的副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