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3.昼夜交替》word教案(4)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3.昼夜交替》word教案(4)

ID:44776357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8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3.昼夜交替》word教案(4)_第1页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3.昼夜交替》word教案(4)_第2页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3.昼夜交替》word教案(4)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3.昼夜交替》word教案(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昼夜交替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2.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的成因.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教学重点: 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光的教学碟片,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地球仪分组——手电筒,小地球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演示昼夜交替情景,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2.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哪些感兴趣的

2、问题?3.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借助媒体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确定本课研究内容.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你认为昼夜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自转、围这你转)学生讨论并交流.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以上两种情况,会是哪一种?)(教师记录下学生发表的各种可能性)3.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你们的假设吗?(出示地球仪和手

3、电筒)【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假设—实验验证,掌握研究科学的方法.充分让学生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4.学生讨论汇报并上台演示过程.教师提醒学生几个注意点: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把投影仪(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投影仪(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学生分组模拟实验,讨论昼夜的成因.分组汇报. [活动二:确认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这里以中国为例)提

4、示:(1)先找到“昼夜交界线”,然后再判断;(2)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2.小组实验,填表3.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转动地球仪,学生可以认识到昼夜形成的真正原因以及地球上不同位置地区的昼夜在时间上的差异,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空间想像能力. [活动三:根据已知地点的已知时间,推测其他地点的所处时间]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提示:(1)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2)考虑地球自转方向.学生分组讨论分组汇报.【设计意图】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知识

5、,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四: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分组自学书P18页内容讨论:(1)这几种传说和理论当中哪一种更加可信?(2)找出这几种理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分组讨论分组汇报阅读了这些资料之后,你有什么想法?【设计意图】了解先人对昼夜形成原因的探索,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课后小记:板书设计:3.昼夜交替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西     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