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设计

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设计

ID:44779116

大小:216.77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28

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设计_第1页
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设计_第2页
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设计_第3页
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设计_第4页
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布置原则-3-四、路基沉降观测内容-3-(一)路基沉降总体要求-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5-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6-5、沉降变形观测具体要求-7-(二)路基沉降变形观测-9-1、路基沉降控制标准-9-2、一般规定-9-3、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10-4、地基土深层沉降监测-10-文档实用5、监测断面布置形式-13-6、断面观测的基本要

2、求-15-7、执行标准-16-8、成果的重测和取舍-18-9、观测频率-18-10、统计、汇总-19-11、观测中的注意事项-19-12、测点保护-20-五、监测数据分析-20-一、工程概况文档实用东海岛铁路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地跨遂溪县和麻章、东海岛两区。黄略~湛江西段为东海岛铁路一标段范围,线路从新建茂湛线黄略站引出,经黄略镇北侧,向西跨黎湛铁路、国道G325、雷州青年运河,折向南西穿坭洋村、水粉仔村,向南跨渝湛高速公路连接线,过新赤水村东侧及南畔村东侧,跨合流水库、省道S374,穿上塘村,跨柳坑河,

3、止于既有湛江西站北东侧,线路长度为17.55km。工程所在地为洪冲积平原地貌及海积平原地貌,地形略有起伏,地面标高一般3.0~10.0m,相对最大高差约7.0m,主要为林地、耕地、虾池、鱼塘或房屋。本地区处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3.3℃,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2.8℃,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降雨量1735mm,年最大降雨量1735mm,年平均降水日数118天,年平均蒸发量1715.5mm。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沿线地震

4、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Ⅶ度。二、编制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文档实用7、《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

5、程》(TB10054-97)三、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布置原则对于软(松)土路基处理长度小于200m时,在软(松)土较厚段落设置2个观测断面;软(松)土长度大于200m时在软(松)土较厚段落设置3—5个观测断面。观测断面间距不小于50m。四、路基沉降观测内容(一)路基沉降总体要求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监测范围为东海岛铁路I标所有软土处理地段,含车站。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本段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

6、差(mm)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三等±1.0±0.5±6.0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1)垂直位移监测网(1)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文档实用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三等1.00.30.60.8DS05或DS1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

7、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a、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载。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b文档实用、工作点。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

8、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c、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