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能力卷(含解析)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能力卷(含解析)

ID:44779727

大小:153.1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28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能力卷(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能力卷(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能力卷(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能力卷(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能力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能力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中期考试高一历史能力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刀耕火种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③使用翻车灌溉④使用曲辕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刀耕火种属于原始农业,不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本题凡是含①均是错误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

2、选项D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说文》中说:“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注:人耕曰耕,牛耕曰犁。)”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古代先民早期使用的松土工具是耒耜B.牛耕在春秋时期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早期“耕”的动力是人D.耜耕不能代表奴隶社会最高的生产水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我国在春秋时期已有牛耕的耕作方式,但铁犁牛耕要到汉代才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故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牛耕技术3.学者许倬云说,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

3、,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待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安土重迁”的思想④古代城市不宜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体现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故①正确;文人在城市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说明人的思想观念里要返回农村,安土重迁,以农村为根,故②③正确;④离开城市的原因不是城市不宜居而是认为是“客居”,故④错误;因此A.①②③正确,排除BCD。【点睛】小农经济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

4、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4.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没有土地兼并现象B.无产阶级掌握政权C.广大农民生活困苦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制度【详解】土地私有制存在,允许土地买卖,所以出现了“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的现象,故D项正确。土地兼并和政府的政策有关,且土地私有制下一直存在,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此时在中国没有出现,故B项错误;农民生活困苦不是材料现象产生的根

5、源,故C项错误。【点睛】春秋时期,出现公田变私田现象,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全面肯定土地私有制度。秦统一中国后,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5.叶茵《田父吟》诗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A.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C.政治腐败,社会动荡D.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详解】根据材料“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

6、留得糠粞便不忧。”即可说明当时的赋税、债务繁重,民众困苦,故答案选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材料重点是农民生活状况的描述,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垦荒地逐渐增多,故排除B。材料不能看出社会动荡,故排除C。【点睛】小农经济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6.“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暗风露下,采桑时节皙相逢。”“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上述材料描述的

7、是A.丝织业B.制瓷业C.冶铸业D.造纸业【答案】A【解析】“蚕桑、绢机”等字眼体现的是丝织业,材料不涉及制瓷业、冶铸业、造纸业,所以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7.古代工匠对高超生产技术或技艺的继承,往往实行“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规制。以下对这一规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保证工匠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B.易导致某些技术或技艺失传C.反映了古代传统家庭伦理观念D.体现了农耕经济的生产特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