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基础卷(含解析)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基础卷(含解析)

ID:44779940

大小:31.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8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基础卷(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基础卷(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基础卷(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基础卷(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基础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基础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基础卷(含解析)(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非选择题(共五小题,第1题20分;第2题20分;第3题20分;第4题20分;第五题20分;共10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琅玡台刻石》文: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器械一量,……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材料二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

2、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举措。(2)在材料二中李斯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别说明该建议实施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答案】(1)举措: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2)建议:统一文字。影响:对秦朝:巩固统一、维护统治;利于经济交流与发展;建立统一文化、有利于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交流。对后世:汉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牌事件,文字统一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的扩大。(

3、言之有理也可)【解析】(1)举措:题目要求“据材料一”概括。从材料一中的“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无不臣者”等信息可以得出其举措有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2)建议:由材料二中的“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知李斯的建议是统一文字。影响:注意题干中有“分别”和“对秦朝和后世”等字眼,是要求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秦朝: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思考作答,如,巩固统一、维护统治;利于经济交流与发展;建立统一的文化、有利于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交流。对后世:从汉字发展和文明发展的角度思

4、考作答即可。如,统一文字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牌事件,文字统一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的扩大。(言之有理也可)点睛:“问什么答什么”,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在考试过程中,答非所问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的,这就涉及到了做题时要准确审题,明确问题设问的角度和方向,而不是一味根据材料推论结论。这一题中的第一小题,是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如果看不到这个,盲目的根据所学回答,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而第二小题中的影响需要“分别”从“对秦朝和对后世”两个角度回答,也是需要注意的。2.孔子创立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对后世的家训乡

5、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材料二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6、——《论语·学而》材料三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三,

7、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答案】(1)主张:①重建礼制社会;②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③积极入仕,以礼治国;④人人都践行周礼。背景:①礼乐传统;②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③思想活跃。(2)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3)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解析】【详解】(1)根据“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提倡‘学而优则仕’……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

8、言行举止”可知孔子关于礼的主张主要是重建礼制社会,并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积极入世,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用礼乐规范个人言行举止。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他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是原有的礼乐传统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思想界出现活跃局面。(2)根据“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知“仁”根本是孝悌。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主要有德治和实施仁政等。(3)根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