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4779797

大小:176.5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8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宋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因此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2.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

3、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答案】B【解析】材料中“耙土”“再翻一遍”“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说明对于土地进行精耕细作,B正确;材料主旨信息是精耕细作,不是耕作方式,A错误;C中科学体现显然不符合古代农业特点;D中优越性不符合材料主旨。3.“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的一首民谣,表达人们

4、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杰出贡献在于()A.丝纺织业B.棉纺织业C.麻纺织业D.毛纺织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棉纺织业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黄道婆的棉纺织业技术。所以选B。4.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说明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包

5、括欧洲风格的器皿是因为欧洲的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说明当时中国制瓷业注重开拓海外市场,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故A正确。官窑的瓷器仍然是供应官府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C错误;D中普遍使用说法绝对,排除。5.宋代海外贸易活跃,仅进出口货物就达400多种,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在广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大批海外蕃客来华贸易。这说明宋代A.突破了朝贡贸易体制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C.商业是主要财政来源D.抛弃了重农

6、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宋代海外贸易活跃的史实,这是中国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故选B;当时朝贡贸易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故AD错误;因为处于封建社会的中期,所以农业税收是主要的财政来源,题干的信息不能证明商业是主要财源,故排除C。6.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织工劳动“每夜至二鼓”,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由此可见A.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B.自然经济从元开始解体C.私营已超过官营手工业D.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答案】A【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古代经济——明清期资本主义萌芽。材料“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可以看出当时的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自然经济是鸦片战争后解体的;C项错误,材料没有对私营和官营手工业进行比较;D项材料没有体现南北方的对比。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雇佣关系的产生7.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

8、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