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4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4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4842311

大小:458.9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30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4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4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4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4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4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4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二7-8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在此背景下,列宁A.领导了十月革命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开展农业集体化D.领导俄国坚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18年下半年”“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得出苏俄处于三年内战时期(1918~1920年)。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故A项错误;1918~1921年,实

2、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信息相符,故B项正确;1927年斯大林提出开展农业集体化,时间和人物都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俄国坚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争取稳定的国际环境,不是解决“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的措施,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重点信息“1918年下半年”“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理解,可以判断出处于三年内战时期,由此思路解答。2.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是A.余粮收集制B.粮食税C.高度集中的计

3、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可知,这是余粮收集制的内容,信息A正确;粮食税是农民交税,剩余粮食自由支配,这与材料中“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不一致,选项B排除。计划经济体制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内容,与材料中“列宁”不符,排除选项C、D;3.1920~1921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据此推知当时苏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C.国营农庄吸引了大量劳动力D.政府重视日用品生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

4、20~1921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自1921年3月开始实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营农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的产物,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苏俄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中,没有重视日用品生产,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4.“革命前的一些富农重新获得发展,革命后出现的‘小富农’较快地发展为富农,一些中农也渐渐成为富农,因而富农的人数和影响逐步扩大。”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政策的影响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

5、【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在这种政策下,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不可能出现“富农重新获得发展”、“中农和贫农发展为富农”的现象,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下,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而且苏维埃政府恢复了商品交换,为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奠定了前提,故B项正确;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实际上是消灭个体农业,不可能出现“富农的人数及其影响逐渐扩大”,所以C错误;D是中国所特有的,排除。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

6、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5.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建立工农兵代表苏维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答案】C【解析】据材料“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C项正确;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早在十月革命后已经建立,故A项错

7、误;当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故B项错误;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属于斯大林时期,故D项错误。故选C。6.斯大林模式指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下列对这一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苏联实施的时间是从斯大林开始到苏联解体结束B.取消商品经济和自由贸易从而阻止了社会经济发展C.对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D.借鉴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基础上形成这一模式【答案】A【解析】斯大林模式在斯大林执政期间开始确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针对该模式的弊端均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