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培训(王老师)

外加剂培训(王老师)

ID:44786538

大小:4.21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10-28

外加剂培训(王老师)_第1页
外加剂培训(王老师)_第2页
外加剂培训(王老师)_第3页
外加剂培训(王老师)_第4页
外加剂培训(王老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加剂培训(王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节外加剂作用原理及代表性外加剂(萘系)的生产工艺一、外加剂作用原理主要作用机理如下:(1)在固-液界面产生吸附,降低表面能,使水泥分散体的热力学不稳定性降低,获得相对稳定性;(2)增大水泥粒子表面的动电电位(ζ-电位),增大水泥粒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破坏水泥粒子的絮凝(或凝聚)结构使水泥粒子分散;(3)吸附在粒子的表面形成溶剂化(或水化)膜阻止凝聚结构的形成,产生空间保护作用;(4)由于在水泥粒子表面形成吸附层,产生对水泥初期水化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游离水量,提高水泥浆的流动性;(5)引人稳定均匀的微小气泡,减小水泥粒子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水泥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6)掺人固体粉末(如

2、粉煤灰、矿渣、硅藻土等)吸附在水泥粒子表面,改变表面电位,产生稳定作用.二、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1.反应原理(l)萘的磺化:(2)β-萘磺酸水解:二、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3)β-萘磺酸的缩聚(4)中和:(5)石灰中和剩下的硫酸:二、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合成工艺流程示意图:上述工艺是生产高浓产品,其硫酸钠含量低于5%。生产低浓产品时完全用碱中和,这样产品含硫酸钠较多(<25%),目前我国生产的萘系高效减水剂绝大部分是低浓产品。二、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2.合成方法在1OOOL的反应釜中,投入150kg工业萘,加热溶化。然后升温到130℃,加入98%浓硫酸152kg,搅拌在160~165℃反应2

3、h,进行磺化反应。磺化结束后,降温到120℃,加水120kg,在110~120℃水解30min。然后补加硫酸使总酸度在30%左右。将反应物温度降低至90℃左右,在2h内滴加完37%甲醛95kg。加完甲醛之后,在100~105℃进行缩合反应5~8h,缩合结束时反应物变稠,加入100kg冷水并搅拌均匀,将反应转移到中和槽(或釜)中。向中和槽中加人少量石灰乳,再加浓度3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236L,搅拌均匀,最后用石灰乳调pH值到7~9。进行真空抽滤,其滤液浓缩到浓度50%,进行喷雾干燥,得棕褐色粉状产品。或者将滤液调整到一定浓度(40%),即为液态产品。第五节受检混凝土技术性质、标准及试验方

4、法一、技术性质1、受检混凝土技术性质(1)减水率减水率是衡量外加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减水率用坍落度相同的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百分数表示。减水率越大,外加剂性能越好。早强剂和缓凝剂主要作用是调整凝结时间,无减水率要求。(2)泌水率比泌水率过大,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能将变差,保水性差的混凝土拌和物容易出现离析,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限制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泌水率对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泌水率比用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泌水率与基准混凝土的泌水率之比的百分数表示。泌水率越小,外加剂质量越好。(3)1h经时变化量受检混凝土1h经时变化量的

5、评价指标是坍落度残留率和含气量。坍落度经时变化是指随着时间的延迟,坍落度损失值。含气量是混凝土中空气体积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数,随着时间的延迟,混凝土拌和物的含气量也在变化。一、技术性质(4)凝结时间差凝结时间差是基准混凝土与掺外加剂混凝土凝结时间之差。缓凝剂和早凝剂是用于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其质量好坏自然要用凝结时间差来评价。(5)抗压强度比增加混凝土强度是使用外加剂的目的之一,尤其是有减水作用的各类外加剂,即使以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为目的的外加剂,也不应使混凝土的强度下降过多,因此抗压强度比是掺外加剂混凝土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抗压强度比用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强度之比的百分数表

6、示。一、技术性质(6)收缩率比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坍落度)而不减小水灰比是使用各类减水型外加剂的目的之一,从而使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加。掺引气剂的混凝土由于引入一定量的空气,也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过大的收缩对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是不利的,应进行限制。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收缩性质用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收缩率之比,即收缩率比表示。(7)相对耐久性相对耐久性是掺引气剂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引气剂的作用主要提高混凝土抗冻和抗渗等耐久性性能,引气剂的质量效果自然要通过耐久性指标来评价。相对耐久性用冻融循环200次后的动弹性模量保留值表示。一、技术性质2、外加剂的技术性质(1)固体含量与含水量固体含量与含水量是液

7、体外加剂匀质性的性能试验指标。固体含量即水不溶物,是外加剂中的杂质或非有效成分,应进行限制;含水量即水分,水分太高影响有效成分含量,同时有些外加剂易吸潮,故也应进行限制。固体含量与含水量通过烘干法测定。要求按(GB8076—2008)控制。(2)密度密度是液体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指标,测定方法有3种:1)比重瓶法;2)液体比重天平法,也可取一定体积的试样用分析天平称质量来测定;3)精密密度计法法。(3)细度细度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