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与养生

十二经络与养生

ID:44817276

大小:5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30

十二经络与养生_第1页
十二经络与养生_第2页
十二经络与养生_第3页
十二经络与养生_第4页
十二经络与养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二经络与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体经络图    肺经太渊,位于掌后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心包经大陵,位于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骨肌腱之间心经神门,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小肠经腕骨,位于手背尺侧,豌豆骨前赤白肉际三焦经阳池,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大肠经阳溪,位于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脾经太白,位于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肝经太冲,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肾经太溪,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膀胱经束骨,位于第五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胆经丘墟,位于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

2、腱外侧凹陷中胃经冲阳,位于足背高外,第二、三趾间的缝纹内庭上五寸(相当于受检者五个拇指的宽度)督脉大椎,俯卧,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任脉中脘,仰卧,前正中线,脐上四寸带脉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处取穴。阳维阳交,外踝点上七寸,腓骨后缘取穴阴维筑宾,内踝上高点五寸,腓骨肌内侧肌腹下端取穴阴蹻照海,内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冲脉公孙,第一趾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阳蹻申脉,足外侧外踝尖下凹陷中取穴左足外侧第三趾上三寸取穴右脚背第三、四趾中间上三寸足内侧内踝尖下两寸左脚第一拇指中间右脚脚板第四趾下四寸■鼻炎    病

3、症: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清涕等。除此之外还有咽痒、眼部痒感等。这类病人的最大特点是对空气中某些物质特别敏感,如遇花粉、冷空气等,出现连续不断的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    疗法:敷贴治疗。    原理:鼻居面部正中,为阳中之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性最盛的季节,而且此时人体经络开放,血流畅通,而阳气皆归于脊柱,此时在该处相关穴位采用冬病夏治的敷贴治疗,可起“秤砣虽小拨千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过敏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风湿病    病症: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统称为“

4、痹症”。其原因主要由于身体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络、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疗法:风湿病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适应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疾病。    原理:敷贴疗法所选用药物均有祛风除湿、通经络之功效。通过穴位经络或者局部给药,可以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在局部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并且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夏季三伏为人体经络气血旺盛之时,此时配合穴位药物敷贴,可达到最佳疗效。  ■冻疮    

5、病症:从中医上讲,冻疮患者身体多为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之肌肤失养,阴寒久附于脉络,导致冻疮反复发生。    疗法:针刺、针灸、敷贴耳穴心等方法。    原理:中医研究表明,阳虚者使用药物外搽、穴位敷贴配合针灸等治疗手段,能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融会贯通,皮肤滋润而不发病。  ■哮喘    病症: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肺部过敏性疾病,起病突然,胸闷不适,呼吸困难,伴有哮鸣、咳嗽、咳痰。秋冬季节其发病率明显增加。    疗法:哮喘可

6、简单地概括为三型:寒喘、热喘、虚喘。在夏季治疗中,可使用伏天膏疗法,或服用中成药固护阳气,也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可根据不同症状服用相应的中药,配合针灸电疗穴位,并用膏药敷以上穴位。通过合理的治疗,达到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原理:三伏天是对哮喘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血液循环比较通畅,药物极易进入经络循环系统,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的调节来抑制哮喘,激活免疫系统,从而产生特异抗体而发挥治疗效果。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

7、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邓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

8、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书中还有创口外敷即有“傅”、“涂”、“封安”之法,所载的酒剂外涂止痛和消毒的资料,当为酒剂外用的最早记载,为后世所广泛应用。  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