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ID:4483896

大小:1.45 M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1

大数据时代下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判研究_第1页
大数据时代下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判研究_第2页
大数据时代下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判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数据时代下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模糊综合评判研究张云华摘要:信用风险管理是酒店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提高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是做好信用风险管理的事前控制,其中对酒店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是赊销信用风险管理事前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确定酒店客户信用等级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对酒店客户信用等级的影响程度,不能只是简单的用“大”和“小”这样具有模糊性的指标来衡量。因此,为了能准确地量化各因素对客户信用等级的影响程度,对酒店客户信用等级做出恰当地综合评判,本文提出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下运用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酒店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信

2、用政策,将酒店赊销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在事前就加以控制。关键词:酒店财务管理;赊销信用风险;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大数据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酒店业受国际金融危机,行业快速增长和中央抑制“三公消费”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竞争不断加剧。为了拓展业务范围和销售规模,吸引长期或固定的客源,许多中大型星级酒店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探索新的营销模式的同时,仍然将赊销作为促销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不少酒店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在对客户资信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扩大销售,形成大量应收账款。根据最佳东方网的统计数据,国

3、内目前酒店行业的赊销平均比例为30%,高星级商务酒店大约为34%,平均逾期应收账款比例约为24.5%。如果酒店在事后才通过催收和控制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显然容易使酒店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处于被动地位,造成呆账、坏账。那么,应如何做好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事前预测和评估、事中控制和监督,将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呢?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收回的重要前提。企业对客户完整的信用政策应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信用标准、授信额度、收账政策等,而影响这些政策制定合理性的重要环节是对客户进行正确的信用评级。

4、然而,目前对于我国大多数酒店业企业来说,却缺少一套在经营活动中对客户进行全面准确信用分析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尝试将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运用到对酒店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中,让酒店对赊销信用风险的管理不仅仅是停留在定性的评估上,而是定性管理的同时结合定量分析,从而提高酒店业对赊销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二、我国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势态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目前我国对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围绕酒店客户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应收账款管理的制度建设以及对5C评价方法中相关指标的定性分析讨论,而对于

5、如何运用这些评价指标通过对客户资信的实际调查,然后进行定量分析管理,不让酒店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最终落到实处的研究却相当的少。这也许是因为在传统的经济形式下有关酒店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数据资料比较难于获得的原因。而如今,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即时终端设备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各行各业正在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当消费者和商户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互联网上购物、娱乐以及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时,他们在互联网中的活动就会以数据的形式留下印迹。通过谷歌、百度等搜索

6、引擎、银行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搭建的“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酒店的赊销信用管理部门可以快速地获取客户或消费者的信用概要、企业规模、从业人数、经营范围和财务数据,甚至是消费和生活习惯、在互联网中的口碑。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也进入到酒店的日常业务管理中,人们到酒店消费时的大量数据也留在了酒店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当人们入住酒店时,你的姓名(单位名称)、身份证号码、银行卡的卡号、入住的时间等一系列反映的个人基本信息数据将会进入酒店的计算机系统。而当你在酒店用餐时,你的用餐情况、甚至是你吃了几次饭,点了哪些菜也会记录在

7、酒店的计算机系统中。而当你离开酒店进行结算时,你的付款信息同样会记录入酒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大量数据的产生为我们运用数学模型对酒店顾客赊销信用风险的进行评估提供了条件。当我们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发现这些数据后面所隐含的信息对酒店顾客信用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却往往具模糊性。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模糊性影响以准确的定量形式清楚地表达出来呢?面对这一困惑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有效的量化分析工具。1965年美国著名控制论专家扎德(L.Zadeh)提出了模糊集合理论,为人们解答这一难题提供了数学理论工具。扎德教授通过引入隶属函数,将待考察的模

8、糊对象建立为模糊集合,并通过模糊集合理论的有关运算和变换对模糊对象进行定量分析。该理论自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和运用。1976年模糊数学传入我国。虽然距离扎德教授开创模糊集合理论晚了近10多年,但是在我国发展的却非常迅速。1980年成立了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学会,19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